發行人:黃俊堯主任暨所長

編輯:王惠芳、黃宏霖

2016第2期 發行日期: 2016/03/30


本  期  索  引


回到電子報目錄

工管系暨商研所榮譽榜

PHD BBL: Thomas Younghoon Choi - Nexus Suppliers and Nexus Supplier Index

掬一把博士的夢~商研所博士體驗營,讓美夢成真!

Future Reality 實境未來~當管理與資訊相遇

榮獲商業競賽冠軍─IBDC自行車創新設計服務企劃案

杜鵑花節~工管系學系博覽會,收穫最大是自己

戴上不同的眼鏡,探索你的未來~校友職涯分享

學習獨立最好的機會~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交換心得

重要活動照片: 各組學術演講BBL、台大馬拉松第一名榮耀、高中招說會

活動預告

2016服務科學與創新國際研討會 時間:6.22~24 @ 管理學院 *敬邀參加*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cience and Innovation (ICSSI) 2016


編者按:2016第2期電子報能順利出刊,要非常感謝黃明貞、李杭、黃廷瑀、陳怡帆、張硯程、王郁馨、賴少偉、姚惠英助教、方琬宜助教等鼎力協助,成就本期精彩豐富的報導,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工管系暨商研所榮譽榜



 專題 PHD BBL:Thomas Younghoon Choi - Nexus Suppliers and Nexus Supplier Index

聆聽一場深入淺出的學術饗宴!                    工管三 黃明貞


台大商學研究所作管組在38日時,很榮幸的邀請到來自W. P. Carey School of Busines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Thomas Younghoon Choi(崔永勳)教授來演講,和台大教授及同學們分享他的研究成果,並於演講結束後進行學術交流、討論。雖然這是一場全英文的演講,但崔教授以相當淺顯易懂且有趣的方式闡述,並在過程中時而和台下的聽眾對話、互動,時而輔以一些真實案例或生活化的例子,讓觀眾更容易理解,聆聽了一場深入淺出的學術饗宴!

一開頭,崔教授先在白板上工整地寫下了爺爺為他取的名字的漢字「崔永勳」,藉以表達對他的期許,同時簡介了他自己的背景:崔教授原本出生於韓國,高中時便隨家人移民美國。崔教授的高中時代就像經典美國西部電影中演的一般,會發生霸凌事件,但他非常幸運地逃過一劫,因為很有趣的是,在美國人的刻板印象裡,以為只要是韓國人都會跆拳道,而當時美國又非常風靡李小龍的電影,因而讓原本有意欺負他的同學不敢輕舉妄動。崔教授十分幽默地用這則輕鬆、詼諧的故事,為這場演講揭開了序幕。

崔教授的研究範疇主要是在供應鏈方面,且多是和上游廠商合作,不過崔教授和日本知名汽車製造商Honda也有超過20年的合作經驗,而這次演講的主題「Nexus Suppliers and Nexus Supplier Index」亦是以Honda為研究對象,繪製及分析其供應網絡,並希望能藉此發現其中的盲點和隱藏在網絡中的nexus suppliers。所謂「Nexus Supplier」就是那些在供應網絡中看不見、合作關係不緊密,卻有高度的可能性能夠間接對企業獲利有很大影響力的重要供應商,且nexus suppliers可能是在供應鏈中的任何層級,不一定是和企業有直接關係的第一層供應商。相較於nexus suppliers,大部分企業一直以來都較重視所謂的「Strategic Supplier」,也就是那些在供應網絡中看得見且能夠直接對企業獲利造成很大影響,或者簡單來說,占該企業生產成本中很大一部份,使企業致力於維持緊密關係的第一層供應商。

Nexus suppliers的重要性在於其結構性地位(structural position)所帶給他們的權力(power)及影響力。權力通常是和擁有的資源有關,當你握有他人需要卻缺少的資源時,你所擁有的權力便比他人大。然而,在供應網絡中的結構性地位,卻能凌駕於重要資源之上,提升特定供應商的權力及重要性。舉例來說,在一個一家三口的家庭中,父母擁有許多小孩沒有的資源,因此手上握有的權力也比較大,但如果有一天,父母之間的關係惡化,最終走上離婚之路,兩人之間的連結也就斷了,這時權力所在就轉移到了小孩身上,因為父母各自和小孩的連結仍然存在,甚至是更加強化了。或者,在經濟不景氣、衰退之時,某家在供應鏈中第三層級的廠商卻開始大規模地運轉、趕工,這意味著經濟開始復甦的跡象,因為各家企業都陸續增加訂單,而這些訂單透過供應網絡的連結,集中到了同一個點,也就是這個第三層級的廠商身上,這就是所謂的結構性地位。然而,這樣的結構性地位,在我們現有的想像之下,並沒有辦法有計畫、策略性地安排,而是在種種因緣際會之下,自然而然的浮現。也許,結構性地位是可以被安排的,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這其中隱含的規則。

在進行這項研究最先亦最具挑戰性的工作之一,便是要建立一家企業完整的供應鏈網絡。如果要以土法煉鋼但最精確的方式,逐一拜訪第一層供應商,以找出下一層供應商,再重複同樣的步驟,逐一拜訪第二層供應商、找出第三層供應商等等,直到找到最低層級的供應商為止,相當的耗時耗力。曾有一家企業花費了一個一百人的工作團隊、一年的時間才建構完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崔教授發現了一個公開的資料庫──Bloomberg Terminal」,其紀錄了世界上28,000家企業的供應商和顧客清單,使崔教授得以花費較少的人力及時間,從中找出Honda的第一層至第四層的供應商,進而繪製成Honda的供應鏈網絡,並且驚訝的發現Volkswagen竟然在其中的第二層,而Apple更是在第三層。建構出完整的供應鏈網絡之後,接著便須利用統計工具分析每一個供應商在三個層面上(degree centrality, closeness centrality and betweenness centrality)的重要性。綜合這三項指標後,建立一個Nexus Supplier IndexNSI),幫助Honda進行風險管理,找出那些他們未曾接觸過但可能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潛在供應商。

然而,用理論運算出來的NSI,在實務上,是否真能如實反映供應商的影響力及重要性?這一部分仍需依靠企業主管的經驗來判斷,或是依據現實世界中過去曾經或未來真實發生的事件來驗證。雖然NSI的效度有待證實,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項研究成果對於整個供應鏈網絡,無論是上游或下游廠商,都是有益處的,唯企業應如何有效運用NSI的資訊來決定和規劃其策略,仍是未來能夠繼續研究發展的方向。

隨著商業的蓬勃發展及全球化的影響,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貿易關係越來越複雜,整體交易量也越來越大,造成隨機發生在任何供應商內部的單一事件,都可能足以在整體供應網絡中引起漣漪,撼動其中的所有廠商、企業。而所謂黑天鵝事件(Black Swan Event)的發生也越趨頻繁,任何在網絡中的成員似乎都無法倖免。因此,企業有必要建構其完整的供應網絡,挖掘出網絡中雖不顯而易見卻極其重要的nexus suppliers,以便更加深入了解其中隱藏的風險及可能存在的危機,並提前採取必要的手段或防範措施,改變企業自身的潛在劣勢,預防外在因素可能造成的威脅。然而,妥善管理供應關係雖然有其重要性和急迫性,但崔教授也坦言,針對這項議題的討論及分析,無論是在業界或是學術上皆仍處於發展的階段,他所做的研究在這個領域來說也只是個「baby step」,因此未來還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面向。


 專題 掬一把博士的夢~商研所博士體驗營,讓美夢成真!

 是機會、是策略、是挑戰、是一輩子的事                  博士班 李 杭


  「我該選擇唸博士班嗎?」、「我適合唸嗎?」、「博士生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有感於同學們在報名博士班前的種種疑慮,臺大商學研究所從去年開始首創「博士體驗營」,替所有欲跨入博士生涯的學子們提供一個交流平台。活動當天不僅能與博士生暢談博士生活的甘苦和歷程,也可與教授交流、互動溝通、分享研究領域與未來發展,在歡樂的討論中激盪出璀璨的火花。

  本次活動吸引了各方的學員參與,近70位擁有不同背景、經歷、年紀的參與者,在陰雨綿綿的119日早上九點,陸續抵達臺大管理學院的國學講堂報到入座。在黃俊堯所長致詞歡迎後,開始分組展開「博士生與研習學生交流」。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參與者首先各自做了簡短的自我介紹,並分享欲報考博士班的動機;在學博士生們則依據參與者的提問,回饋報考相關資訊,以及修課與學習方式。此階段希望在「報考動機」、「修讀目的」及「修讀過程」三個項目上,對參與者的疑問能有基本的釐清。 

  緊接著在二十分鐘的茶點時間後進行「各組老師自我簡介」。本所五大領域組別:「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管理」、「行銷管理」、「營運與決策管理」及「科技與創新管理」共十一位教授到場,輪番上台說明各組特性及研究方向,也針對報考博士班的議題,給了參與者們最中肯的回饋和建議。 

  「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組」的陳家聲教授率先上台分享。陳教授指出,「知識理論」需透過「實踐」方能產生價值,因此為了因應「社會需求」與「運作模式」的改變,「跨領域的知識」逐漸成為重要的研究能力之一。他同時勉勵學員持有終身學習、和社會一起進步的態度。同組專長為領導、衝突管理及談判的戚樹誠教授接著表達:「研究是一輩子的事」,了解自己合不合適,以及對未來方向有明確的態度是很重要的。這與同組莊璦嘉教授的說法不謀而合,莊教授說明,自己除了致力於量化研究方法及研究背後的哲理之外,另一研究專長則是「個人與環境適配」 (Person and Environment Fit) 的議題,並提供學員機會表達自己想唸博士班的動機。 

  「營運與決策管理組」的許鉅秉教授以六個字形容其組:「永續、創新、價值」,他指出,若將其組視為一公司來經營,此公司的營運目標與未來方向即是「朝向國際化」。許教授說,營運與決策管理組今年全部改為英文授課,組上的教學陣容非常國際化,也希望可以培養出在國際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同組專精於「收益管理」及「供應鏈」的郭佳瑋教授則給了學員們簡單的忠告,未來若踏進研究領域,希望學員能夠以「跨領域」增加競爭力,滿足不同領域的knowledgeknow-how 

  在「策略管理組」及「科技與創新管理組」皆有開課的陳忠仁教授首先說明自己的研究領域為「組織創新管理」、「組織間的競爭策略」、「新興市場佈局及營運」與「科技政策與產業發展前瞻」。接著指出,雖然目前博士畢業生就業市場貌似不佳,但幾年後將有一批教授退休潮,現在進入博士生涯也許是具有「前瞻」的一個決定。並且臺大為國內商學研究領域龍頭,致力於培育世界一流優質學者,選擇臺大發展博士生涯,可達到「獨特」與「差異化」的優勢。 

  陳忠仁教授此番說法與「科技與創新管理組」的陳鴻基教授一致,陳鴻基教授指出,未來十年內台灣高等教育屬於研究型大學將有三分之一的教授退休,「這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挑戰」,陳教授說未來會是「全球競爭」的時代,如何「從localglobal」,將是學校培育的重要能力之一。此外,陳教授介紹其組別為「跨領域整合」的一組,不只談人和機器,同時也談商業營運模式、策略、財務及資金。同組專精於Project and Program Management的江俊毅教授則列出對學生的期待:希望學生是動機足夠的、放眼國際且認真努力的。 

  「行銷組」的簡怡雯教授提醒欲選擇報名行銷組的學員,今年度起行銷組已取消筆試,改以資料審查及口試來篩選學生。並大致介紹組內教授的兩個研究專長及興趣:用以解釋消費者對產品態度形成的「消費者行為」 (Consumer Behavior),以及用經濟的角度搭配「賽局理論」 (Game Theory) 去解決行銷議題的方式。並指出若要踏入博士生涯,除需具備一定的理解力、邏輯及分析能力之外,「創造力」即「熱情」也是很重要的兩個特質,「只有熱情能夠幫助你度過過程中的挫折、模糊、不確定性。」簡教授如是說。同為行銷組的黃俊堯所長則替這個段落作了總結,所長指出,各組、各位老師皆對學術這一條路有不同的觀點,而學術界有它自己的一套框架、邏輯、遊戲規則,他盼望各位學員可以主、客觀的角度思考投入博士生涯一事,並建議學員「不要為了逃避什麼進博士班,而是為了要做什麼進博士班」。 

  下午由陳家麟教授及許鉅秉教授分別以「攻讀臺大商學研究所博士班的挑戰與展望」及「如何踏上國際學術的超級星光大道」兩個主題,分成兩個層次讓學員們對臺大博士班有更深的認識:一、為什麼念?二、為何選擇在台大念? 

  在海外擁有15年教學經驗的陳家麟教授首先以Market-Based View (Poter, 1984) 的角度切入主題,用 Business Cycles 分析商學博士的就業市場。陳教授指出,目前就業市場雖不佳,然而同學們要著眼於未來,「從市場角度分析,現正是市場要起飛的時候,長遠來看是有發展潛力」,提供學員們對於未來就業市場的參考。陳教授接著用 Resource-Based View (Wernerfelt, 1984) Relationship-Based View (Dyer and Sin, 1998) 說明臺大既為國內第一學府,學員在臺大即可得到相較於其他地方更為充分的資源,同時亦可有多元及完善的人際網絡的建立。陳教授最後給予學員們幾點建議:進入博士生涯前,要問問自己喜不喜歡做研究?甚至喜不喜歡教書?做研究是長久的事,對研究本身即研究的主題有「熱情」,才得以長久經營。 

  現任國際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主編的許鉅秉教授開頭則以自身在美國就讀博士班的刻苦經歷,以及學成後返台求職遭遇到的困難勉勵在場的學員們。並說到在學界裡,論文就等於是金錢,一個學者富不富有、有沒有名氣,端看論文的質與量來決定。「選擇臺大是一種策略」許教授接著說,「臺大是一個品牌,你的名字和臺大連在一起,你就有了差異化,以及臺大的人脈和資源」,臺大象徵「品牌」與「差異化」的優勢。而許教授認為,若要讓策略成功產生價值,須先設定好目標,若無明確目標,一切都是空談。因此建議學員們要清楚自己唸博士的目的,同時在演說的最後,也鼓勵同學們比較唸博士與不唸的差別來釐清念博士的動機。 

   綜觀本次博士體驗營活動,由各組老師的「自我簡介」、在學博士生的「經驗交流」,到下午兩位教授的「專題演講」,用一整天的時間,替在場70多位學員對博士生涯建構了比較完整的概念。本次活動最終心得,或許就如同許鉅秉教授所說,攻讀博士班最重要的就是有「心」,有了念博士班的決心、真心後,接續必會有「目標→方向→策略」。相信來商研所「掬一把博士的夢」將必會美夢成真。

 

 

 

 

 

 

 

 

 

 

 


 專題 2016 台大工管資工聯合工作坊 圓滿成功

Future Reality 實境未來~當管理與資訊相遇    工商管理學系學生會 公關部部長  黃廷瑀


今年工商管理學系學生會辦理的全新活動——工商管理學系與資訊工程學系合辦的職涯工作坊「實境未來」於 3 19 日至 3 20 日的週末展開,兩日的活動搭配講座,讓兩系參與學生與師長共度美好時光。

此活動起初由系學生會公關部發起,希望可以在工管系學生會既有的活動框架下有所創新,不僅增加系學生會形象,也讓活動參與者不再僅有甫入大學的大一新生,且希望辦理非單純康樂性質的活動。有這個簡單的想法後,和外系合辦活動的想法應運而生,於是「外系合辦」、「給高年級」、「非康樂性」是團隊辦理此活動的初衷。

然而,究竟要辦理何種類型的活動?一開始找到資工系的夥伴願意一同合作,起初僅有三個主要幹部討論,花了許多的時間把想法去蕪存菁後,決定辦理一場「職涯取向」的聯合工作坊,期盼能在短時間內給與參與學生最多啟發。高年級的學生對未來總是充滿好奇,甚至充滿未知的恐懼,總是覺得自己不足,對外系也有一些普遍的刻板印象。既然難得可以讓兩系的學生一同參與,籌備團隊希望可以試著為一些常見問題找到解答,讓兩系學生了解對方所學、感受和不同系所合作的感受,更希望能在過程中讓兩系對未來的職涯發展都有更多想法與了解。

此工作坊的重頭戲非系友對談講座莫屬。第一日下午,以「當資訊遇到管理」為題,很榮幸邀請到兩位分別畢業自工管系與資工系的學姐與學長擔任講師,一為現任Yahoo亞太區策略暨營運副總裁的陳琚安女士,一為現任科技公司Appier執行長的游直翰先生。籌備團隊也很榮幸邀請工管系黃俊堯主任擔任開場嘉賓,讓此活動更添光彩。在兩位系友的分享中,兩位講者都先介紹自己的求學與求職背景,陳琚安女士轉職的經驗並不多,但每一家企業都讓她有非常顯著的成長;游直翰先生有非常漂亮的碩博士學歷,在學時間就開始有創業的想法並且行動。兩位講者雖然有截然不同的求學與求職背景,但現在都在資訊科技業有非常卓越的成就。

陳琚安女士以“Leader in you”為題點出大學生普遍有的優缺點並且提出建議。大學生善於創意的表達、精彩的簡報、華麗的「戰術」,但反而忽略「策略」的重要性,意即沒有仔細思考「方案」和「目標」的連結;大學生富有天馬行空的創意想法,但是容易忽略市場真實樣貌與未來市場趨勢;領導者並非僅是高高在上的絢麗頭銜,而是代表責任、付出與服務,人人都可以成為領導者,重點是要有願意接受挑戰的勇氣

游直翰先生以自身經驗出發,分享當年的大學生活,十分貼近現今大學生的經驗,非常有趣。平凡的生活自大三開始有所改變,修課時在「圖形辨識」領域找到了自己的興趣,讓游執行長接下來的人生完全不同。在StandfordHarvard頂尖研究所中開始相關的研究,從和室友一同「客廳創業」,到歷經多次失敗,最後Appier在市場上大放光彩,勵志又精彩的人生故事讓人非常驚艷。

講座最高潮非對談時間莫屬。籌備團隊很榮幸邀請到資工系教授林軒田先生擔任主持嘉賓,林教授目前借調至Appier擔任首席資料科學家,也是游執行長的大學同學,自在的互動讓現場氣氛更為活絡。由林軒田先生引導與提問,兩位講者互動之餘,讓一個問題有兩種角度的解答,讓學生可以比對相同與相異之處,期間也深刻感受出不同系背景對於一件事情想法的差異。

經過此下午「資訊遇到管理」的精彩講座,兩位講者都給大學生的建議是「多方學習」、「語言能力」、與「尋找熱情」。學生對於未來充滿想像,但是追尋的過程是否符合自身興趣?是否符合市場趨勢?是否具備優秀人才的人格特質?都是學生未來可以再去思考、探索的方向。整場講座原先希望找出「資訊」領域和「管理」領域人才在合作溝通時是否有顯著差異,雖然兩位講者說了實際遇到的狀況,但更讓學生了解的是,只要有「人」,就一定有不同的立場,「溝通」永遠是職場上最重要的課題。

除了「當資訊遇到管理」的講座之外,工作坊兩日的每個分支活動、講座都是為不同的目的而生。第一天為讓兩系了解對方所學,籌備團隊設計「專業體驗」活動,資工系的同學體驗工管系作業管理課程的內容,實際算出專案的時間並且嘗試最小化成本;工管系的同學則是體驗如何用JAVA語言寫出一個小成果,並且使其順利運作。兩系的體驗都讓彼此感受到系所間差異有趣之餘也知道專業所在。第二天早晨,籌備團隊邀請台大新創團隊FLUX的行銷長林士生學長,鉅細彌遺地分享了團隊的經驗,也對於學生創業給了很多有用的建議。學長的建議是「多做專案」,每個人都能在完成一個專案的過程中得到很多經驗和技巧。

承接著兩日的啟發,工作坊的最後一個活動是「實務模擬」,用短短一個下午,讓資工系和工管系的人共同討論出一個專案,每個組員在團隊內都有不同的角色,約定開會時間,並且設計出相關的產品與網頁介面。互動的過程中,不僅讓參與學生站在不同職位去溝通外,也體會如何站在不同立場把同一件事情完成。許多參與學生都反應感受到不同系所之間思考模式的差異,也深刻體驗到與外系合作的感受。

此活動首次舉辦,一切從零開始、毫無傳統或前人成果可尋,設計的過程中確實遇到許多困難。然而,也因為沒有框架,全部活動都可以自由發想,而最後有圓滿順利的成果。非常感謝過程中工管系主任黃俊堯教授、系辦公室王姐惠芳助教的多方協助,再加上兩系工作人員的優異表現,讓此次工作坊更臻完美。期盼未來仍能有類似的活動,讓工管系學生能走出系內舒適圈,去感受與體驗其他系所專業,探索自己熱情的同時,對未來的職涯發展也有更多了解與啟發


 專題 榮獲商競冠軍─IBDC自行車創新設計服務企劃

 腦中的風景、踏實的詞彙、滿意的故事              工商管理學系 陳怡帆


  20159月,剛開學的校園朝氣蓬勃,對於一個工管系的學生來說,又到了思考該找些什麼課外活動來嘗試的時候─值得興奮卻也令人徬徨─這時候翻翻學校信箱裡的活動訊息往往能得到不少靈感,這次參加商業競賽的念頭也源自於此。

  實習、商業競賽這些詞彙在管院可說是耳熟能詳,也許聽慣了,大致明白這些事情的意義何在,但我不喜歡的是,當常常需要講出一個眾人都在講的詞彙時 (可能是朋友聊天,或杜鵑花跟高中生介紹等場合),腦中卻空空的沒有畫面。於是自己也來參加看看的想法,就蹦了出來,被幾個好友接個正著,而系辦轉發的各種相關資訊是一條條的通道,一夥人看準了順眼的那條,就鑽了進去。

  但這個通道口的後面,卻是一條長長的、蜿蜒的磨難之路。雖然是共同有興趣的主題─自行車產業,但是設計的服務內容必須顧及創新、可行性、產業及社會貢獻等等,並不是那麼容易。從零開始到完成企劃案,並寄達主辦單位,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光是決定主題就耗去了快半個月。接下來的分工、再討論、調整、統合,在時間壓力下大家都忙得焦頭爛額,屢屢打破自己熬夜的極限。

  幸運地通過初選後,決賽的現場簡報又是另一道關卡。這部分在系上的課程要求下可說是蠻熟悉的,於是我們努力回想過去同學們五花八門的精采簡報,也決定做一次不一樣的表現。短短不到兩周準備時間就來到了12月,決賽地點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很美卻沒心情欣賞,直到三個多月努力為了的那二十分鐘過去,我們緊繃的身心才得到紓解。而本來期待當天就知道結果,為一切做個了斷,殊不知主辦單位告訴我們,要到隔年3月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覽會當天,再次上台發表後(但不列入成績),才會知道結果雖然有種心中大石仍懸宕著的不確定感,但也只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在正式發表的前幾一個禮拜,我們團隊又再次燃燒了,這次由於其中一位成員已經出國交換,只剩下三個人要再為這次比賽做最後一擊!雖然正式發表已經無關成績,但一想到是在國際自行車展覽會這樣的正式場合,就覺得還是不能馬虎,企劃案跟簡報都根據決賽評審給的回饋,修改再修改。

  順利發表完,一刻一刻接近名次揭曉的當下,緊張的情緒可說是攀到最高峰,而在宣布我們榮獲冠軍的那一刻,腦中大概就只剩「我的媽呀!」這幾個字在來回衝刺了。

  感謝我們自己的努力與堅持,評審的青睞,以及在過程中幫助、關心我們的每個人。這六個月的鏖戰,感觸最大的,並不是我們是否真的做出了一個完美的企劃案,而是自己曾經如此認真對待每一個想法的出現或殞落,曾經這麼榨乾過去所學的知識與才能;團隊方面,得多虧成員的交情夠深夠牢,耐得住各種不同意見的衝擊,大家才能毫無保留的揮灑。

  隨著時間,獲獎的榮耀與喜悅會淡去,而最後不過是多建立了「商業競賽」這一個詞彙所對應的畫面。但也許我們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從不滿、嘗試、到明白的過程中,累積了各式各樣,講出來腦中會有一些風景、心裡也感到踏實的詞彙,最後才能拼湊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故事吧。


 專題 台大杜鵑花節~工管系學系博覽會

用心籌備活動,收穫最大是自己!                   工管二張硯程


當選杜鵑花節總召:台大杜鵑花節算是一個很盛大的活動,每年都吸引來自全國高中生來共襄盛舉,當時在競選總召的時候,個人就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可以推廣工管系,也可以將自己對科系的認識告訴高中生,讓他們在選校系時比較有依據,所以就報名競選總召,當選之後,才發現原來今年的杜鵑花節和全國大企盃撞期,雖然當時我跟總召之一的岳璁有些擔心,但想說既然都當了總召,就一心一意想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將學系博覽會活動圓滿辦理、盡善盡美。

杜鵑花節說明會:首先在上學期結束之前,先借妥杜鵑花節說明會的場地,並利用寒假討論說明會主要流程,並邀請系主任黃俊堯教授來為我們致詞,之後聯繫學長姐,請他們擔任說明會講師,自己也做了一小段投影片,介紹杜鵑花節解說員的相關工作流程與內容。說明會當天,開始時間漸漸接近,可是教室內卻只有一兩個人,當時真的滿緊張的,因為報名當解說員將近30個同學,結果竟然只有一個來⋯⋯,而且系主任等會兒就要致詞,這樣好像有點尷尬,幸好後來陸陸續續有人進來,系主任、學長姊一一上去分享他們的經驗也替我們打氣,雖然人數還是不算多,但整個說明會還算完整,我們該提醒的都已提醒,而我自己也從分享的學長姐身上學到很多,也更加了解工管系。

杜鵑花節事前籌備:說明會結束後,我們要開始準備活動當天的東西,我們先把去年的系所介紹再拿出來校稿一次,增加一些新的資訊進去,然後詢問學弟妹有沒有備審資料可以讓我們提供給高中學子參考,再來請系辦幫我們印宣傳品與資料夾。

  東西準備得差不多之後,我們就找兩個晚上,約大一的解說員來驗收,聽他們從頭解說一次,評估他們是否達成我們的標準,我們再根據他們所說的給予他們一些建議。

  活動的前幾天,我們跟解說員們和一些系上熱心的同學一起在管圖包裝資料夾,把資料夾封箱,並把它們運送到新體,雖然當天下著大雨,運送過程十分麻煩,但想到活動準備了那麼久,如今差一兩步就快要完成,想著想著又充滿了動力。前兩天的晚上,岳璁和一些幫忙美工的同學,一起在會場幫忙佈置,經過不斷趕工,終於趕在星期五晚上完成場地佈置。回到家裡,把吊在衣櫃裡的西裝拿出來整理整理,準備迎戰明天的挑戰。

杜鵑花節活動:準備了那麼久,這一天終於來了,起了一個大早,天微微飄著雨,頭有點暈,可能是因爲昨天太緊張沒有睡好的緣故。雖然才八點多,但前往會場的路上早已擠滿了人,我只好牽著車走向會場。放下包包,掛上名牌,準備迎接充滿疑問的高中生。攤位前方的人來來往往,一看到有高中生接近工管的攤位,解說員們馬上迎向前,帶著充滿自信的笑容為高中生們介紹工管系的課程與考試申請標準。我也下去擔任解說員,看到踟躕不前的同學時,我就迎向前問他:「同學請問你們需要介紹嗎?」,高中生的問題都差不多,大多想知道工管系在學什麼、未來畢業可以從事什麼工作、工管系跟管院其他系的差別、學測面試內容等等,由於我是學測考進工管系的,我就把我當時的面試經驗都傳授給來問我的高中生,我也把我在其他學校面試的問題都提供給他們做參考。跟他們一一講解完,解答完他們的問題後,看到他們滿意的表情與對於工管系的喜愛,我就覺得十分滿足!

活動與感謝: 非常感謝系主任黃俊堯教授特別送了我們學生最愛喝的珍珠奶茶,慰勞鼓勵大家,還有王姐惠芳助教也送來幾盒喉糖幫助潤喉爽聲,不然我們買的一定不夠用。看著大家努力介紹工管系的背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動,吃著喉糖、猛喝水,盡力把自己對工管系的瞭解與工管系給我們的一切都告訴大家。講著講著,不知不覺兩天的活動已經結束了,接著一起將場地整理一番,大家在攤位上大合照,為這個活動劃上一個圓滿美麗的句點。

  總而言之,收穫最大的是自己!今年的杜鵑花節在三月十三號落幕,雖然還是有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整體而言還算是圓滿,從一開始選總召、舉辦說明會、招募解說員到正式上場解說,由於跟大企盃撞期導致人力明顯不足,但我們還是做到了,所以我們更加感謝這幾天來幫忙的同學們,沒有你們的熱心幫助,我們也辦不出這個活動,如果明年還有機會參加杜鵑花節這個活動,我還是會來幫忙,繼續把我的經驗傳承給學弟妹跟高中生們。


 專題 戴上不同的眼鏡,探索你的未來~工管校友分享

我畢業於工商管理學系,我在偏鄉教書                工管系校友 賴少偉


  畢業至今已經三年多了,和大多數工管系的畢業生不同,我在學校任職,我在偏鄉教書,我是一名國中教師。

  把我的畢業科系和職業連結起來,常會讓人驚訝得掉下眼鏡,並且接著問我:「你為什麼想當老師?」每次遇到這個問題,都會讓我回想起這一切的開端,可以回溯到陸洛老師的課堂。那課程的一開始,陸老師就說:「商業管理如同電機系一樣,都是一門應用科學,應用科學是建立在其他的基礎科學上的。電機系的基礎科學是物理學,那麼商業管理的基礎科學是什麼呢?」陸老師繼續說:「如果你要對商業管理有更多了解,那你應該多去接觸更多基礎社會科學,諸如: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

  我早已忘記那堂課的內容是什麼,我只知道這個建議改變了我的大學生涯,甚至一輩子。或許是想讓自己學習得更踏實吧,我真的照著老師的建議,往更多的系所去探索,不但陸陸續續修完了上述老師推薦的科目,甚至還去修了哲學系的倫理學、地理系的經濟地理、社工系的社區組織等等。

  起初,我將這些課程當作是我修習企管的「補充知識」或是「背景知識」。但到後來,卻被一門社會學的課深深吸引,社會學就這樣反客為主,成為了我選擇人生道路的重要依據。

  還記得是某個週二早上的課,社會學當天上的主題是「教育」。課堂中,教授提到了教育上的城鄉差距,也提到文化資本與階級複製等概念。這堂課給我非常大的刺激,因為新的觀念與我原本科系的所學有很大的衝撞。工管系的課程教我要如何行銷、如何管理通路、如何計算工廠的效率、如何管理員工,目的都是要在企業內有良好的表現,目的是要有更多「收益」、「賺錢」。然而,在社會學的課堂中,讓我看到了更多社會的角落、更多截然不同的想法。

  原本那雙「冷靜聰明」的商管眼睛,頓時多了「溫暖關懷」的社會眼光。「我想成為一位去偏鄉服務的老師」這想法,也從那時在心中開始萌芽。

  想法越來越堅、信念越來越定,也就化成了行動。我開始著手準備申請臺大的教育學程,這才發現,管院的學生修教育學程,因為沒有對應的中學學科(例如:中文系對應國文、數學系對應數學、外文系對應英文),所以要選擇科目就是一個很困難的開始。大概也是因為如此,管院學生申請教育學程的比率極低,能完成的人更是屈指可數。

  最後,我選擇了公民科,但因為該科所需要的課程,與工管系的落差很大,所以也就開始了艱難的修課過程。除了教育科目有二十七個學分之外,還需要修習公民相關的科目共五十幾學分。學分之多、內容之廣,真的是在考驗人的毅力。接下來的三年,我跑遍了各學院,法律、社工、地理、歷史、哲學、經濟、政治、人類學,但每接觸一門全新的課程,就覺得自己的眼光又被刷新了一遍,看同一件事情,可以用更多的角度可以切入。

  領取畢業證書時,我的實得學分高達兩百多個。挑戰還沒結束,畢業後,我進入公立國中實習半年、又當了教育替代役一年,再通過教育檢定,歷經教育甄試的挑戰。終於,當初猛然出現的想法,已然實現。

  現在,我可以驕傲地說:「我畢業於工商管理學系,我在偏鄉教書。」

  人各有志,這篇文章並非鼓吹大家複製經驗,來加入偏鄉教書的行列。而是鼓勵大家在大學階段不要故步自封,應該到工管系的課程之外,再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每個學系的課程就好像一副眼鏡一樣,戴上不同的眼鏡,我們可以從同一件事情看到不同的可能。有越多副眼鏡,我們就能有越多不同的思考方向。

  我相信工管系這副「眼鏡」,可以讓我更容易發現問題,更容易釐清邏輯,也更重視做事情的技巧和效率。我從不妄自菲薄,從不覺得工管系是「沒專長的系」,甚至在工作時,我一直感覺非常受用於工管系給我的訓練。例如,製作簡報的技巧、上臺簡報的自信、檢視專案的邏輯和細心、宣傳校園活動的創意,都來自於工管系給我的訓練。無論在修習其他學院的課,或是在學校工作時,我總能感受到這些技能讓我更得心應手。

  誰說,工管系的訓練只能用於企業呢?

  因此,我建議所以大學部的學弟妹,根據自己的興趣,往臺大更多的系所去探索看看吧!帶著你的自信跨出管院,去刺激自己的腦袋,培養更多不同的眼光,讓自己未來的選擇有更多的可能。若你已經確定志向往商業發展,這些不同的訓練也會讓你更獨特、更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若你對未來還充滿不確定,那麼這更是一個去探索自己的好方式。我相信工管系的學生在各個領域都可以發光發熱的。

  如果不知道怎麼開始?不如先去聽一堂社會學吧!


 專題 學習獨立最好的機會~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交換心得

ULB: Solvay Brussels School - Economics & Management   商研所碩士班 王翊馨


  一旦確認要到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交換後,我就先到比利時駐台辦事處網站,了解一下申請學生簽證所需要準備的資料,非常感謝 Solvay Brussels School - Economics & Management對於交換學生的機制和關照算是相當完善,從確認交換的學期後,便會陸續收到由Solvay Brussels School國際事務負責人寄發的信件,清楚告訴你該如何完成當地註冊的程序,其後還會寄發許多當地生活相關的資料 (交通、居留證申辦、選課等),關於租屋等,並提供校外租屋資訊。

  真的是覺得很開心有機會到這所學校學習,以及到布魯塞爾生活。比利時與其他國家相比,雖然地方不大,卻能為交換生涯帶來很多不一樣的體驗,除了到歐洲各地旅遊的交通都方便外,更重要的大概是當地集結的多國的多元文化。

  比利時位處歐洲中心,又是歐盟總部所在地,後來才知道很多國家的交換生真的都是因為這樣的理由而選擇到ULB交換,也因此ULB能夠聚集來自世界許多國家的學生。印象非常深的是上國際商業策略的第一堂課時,老師統計班上學生都來自哪些地方,算一下班上人數不過七八十人,學生卻分別來自35個不一樣的國家。所以在ULB,光是透過與同學交流互動,就可以增長很多文化面的見識,而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合作報告,更能了解不同國家的人工作和學習的習慣。同學之外,ULB師資同樣也是來自各地。

  語言方面,比利時分為法語區及荷語區,少數使用德文,出發到比利時前曾因擔心溝通上會遇到困難而去學法文,然而真的到了比利時,個人經驗是當地的人多半相當友善,英文程度也不差,生活上若是有困難,遇到法語 (或荷語) 無法溝通時,他們仍盡可能會使用英文來協助你,所以到比利時交換語言上其實不需要過於擔心。ULB也有免費法語課程可以申請,真的會一點法語 (或其他外語) 其實也很好,讓自己更能融入當地生活。

  來到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交換,絕對不用擔心無活動參加的問題,剛來的第一週學生會每天都有辦迎新Party,都是自由選擇參加。學生會在學期間也陸陸續續安排其他活動,例如野餐、各國美食交流聚餐,或到比利時其他城市一日遊,以及大型的園遊會Party等。

  就整體交換經驗來說,個人覺得這真的是學習獨立最好的機會,之前有一些在台灣自己可能做不來的事情,到了陌生環境,遇到問題,自然都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又海外國家教育體制與台灣多半不同,在歐洲我自己認為是去體驗“啟發式教學,培養自學能力以及探究的精神。以我個人在ULB修的課來說,課堂上會有不少讓同學互相討論或辯論的時間,而老師每次問問題時,總是期待同學進一步講述背後的分析推演及理由,並非只想得到正確答案;又一些老師還喜歡推薦同學很多與課堂相關的好文章或書目,然而是否要閱讀,就完全取決於同學自身。姑且不論教學方式,對我而言,在比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交換的這半年,真的是我生命中很特別、極珍貴的學習經驗! 


ULB
指標性建築,現為行政辦公室與教室之用


Solvay交換生入學說明會


天氣好時常可見當地人到公園席地而坐用餐或看書。


比利時城市:Dinant,薩克斯風發源地


比利時城市: Brugge,浪漫水都


 專題 重要活動照片

 

20160328 組織策略組Ajai Gaur教授演講

20160308 作管組Thomas Younghoon Choi教授演講

 

20160326 台大馬拉松榮獲系錦標第一名

20160326 台大馬拉松榮獲系錦標第一名

 

20160304 高雄中學招說會-朱文儀老師

20160311 台中一中招說會-蔣明晃老師

 

20160312 興大附中杜鵑花節-黃澤棋會長

20160225 花蓮女中參訪-練乃華老師

 

20160218 竹北高中招說會-黃俊堯主任

20160125 師大附中招說會-郭佳瑋老師


 專題 活動預告 


l2016服務科學與創新國際研討會

時間:6.22~24 @ 管理學院 *敬邀參加*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cience and Innovation (ICSSI)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