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暨商學研究所電子報


發行人:戚樹誠主任暨所長

編輯:王惠芳、黃宏霖

2017第3期 發行日期: 2017/5/26


本  期  索  引


回到電子報目錄

工管系暨商研所榮譽榜

2017金融科技與創新研討會

商研所PHD BBL:當人力資源管理遇上領導

商研所PHD BBL:不用數字的研究3.0

賀喜工管系暨商研所榮獲台大馬拉松系錦標第三名!

2017 MBA商研所碩士班新生迎新茶會

榮獲Loreal Brandstrom Challenge 2017行銷大賽冠軍-台灣區代表

台大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的神奇緣分

展翅高飛的一趟壯遊:工管系學生交換心得

台大商學系 校友五十重聚圓滿成功

重要活動照片:各組學術演講BBL、DHL企業參訪活動

活動預告

   
 

*** 祝福 2017全體畢業生鵬程萬里! ***

畢業典禮:2017年6月3日(六) 17:00~21:30

地點:臺灣大學管理學院一號館B1正大會議廳

   

編者按:2017第3期電子報能順利出刊,非常感謝戚樹誠主任、李煦旻、彭郁潔、余昊、王元甲、 許丞廷、王芃、張硯程、曾子軒、蘇暐暐、何祐全、姚惠英助教、方琬宜助教等鼎力協助,成就本期精彩豐富的報導,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工管系暨商研所榮譽榜




 專題 2017金融科技與創新研討會 兩岸高峰聚集台大 對談全球FinTech未來趨勢!

6大創新主題 X 10位專業講者 X 產官學綜合對談

 


近年金融科技獨領風騷,傳統金融業者和科技業者相繼投入,而大陸FinTech使用者數量已超越傳統銀行,P2P交易更超越美國四倍。59日台大舉辦「2017金融科技與創新研討會」,邀請來自全球數一數二的大陸網貸平台,與台灣金融及創新業者,分享FinTech實戰經驗並剖析未來趨勢,證交所李啟賢總經理、金管會資訊服務處蔡福隆處長等政府單位亦蒞臨關注。現場超過200位專業人士共聚一堂,希冀借鏡他山之石,共創台灣金融科技新藍圖!

全球領導品牌  剖析最新趨勢

隨著人工智慧、雲端運算、行動網路、大數據、物聯網等演進,科技發展為金融業帶來數位化革命。2016年全球FinTech投資總額為250億美元,若計入傳統金融機構的數字將更高,而大陸發展最快,其數位支付占據國際半壁江山,線上借貸也佔了全球3/4的市場份額。因此,本次特地邀請全球網貸平台前兩大的陸金所及紅岭創投蒞臨分享,陸金所鄭錫貴財務長風趣提到大陸金融科技產業有三拼:拚爹(母公司)、拚DNA(風控及財管能力)、拚2D(DataDistribution),台大畢業的紅岭創投陳宜倫副總裁亦懇切指出兩岸交流的差異並歡迎台灣業者及人才合作。兩岸產官學對談環節,則從實務面、政策面、學術面,去探討兩岸金融監管差異及對於產業的影響,探索更多突破台灣現況的可能性,以及挖掘兩岸交流的合作機會。

六大創新主題  實戰經驗分享

金融科技崛起主因,為打破金融仲介機構的壟斷性,主要發展模式包含:「財富管理」、「區塊鏈」、「創新支付」、「P2P借貸」、「人工智慧」、「創新借貸」,現場六位講者的實戰分享,深獲現場來賓共鳴。包含三間本土金融單位:富邦證券數位金融部鄭嘉慶資深協理,從對客戶的深度瞭解來設計使用者介面,以提供客戶的優質服務;華南銀行數位金融部許柏林經理,針對區塊鏈提出深入淺出的介紹,及多方的應用價值;永豐銀行陳亭如資深副總經理深入民間的各種生活場域,從小農、廟宇、到果菜市場,提出具有創意的金融服務。

而三間科技創新業者展現科技帶來的變革:計有LnB信用市集楊瑞芬執行長就金融產業的發展軌跡,做歷史的回顧,並提出P2P金融需求如何去中介化;台灣IBM公司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賈景光總經理,針對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的發展,提出如何整合人與機器的結合,來創造創新的服務。Insto陳仁彬執行長以互聯網的老兵,切入金融科技的創業,並從全球的角度來規劃其企業,更勉勵台灣創業者不但要全球思考,還要能夠認識全球及行動,方能在國際舞台立足。

多方共襄盛舉  探索未來契機

臺大除了舉辦本次研討會,另首度開設「金融科技與創新」課程,由陳文華教授主持,融合課堂理論架構論述,及五間國內企業的業師群帶領,包含中華開發、玉山銀行、永豐銀行、精誠資訊、華南銀行,期許為台灣產業培訓更多新銳人才。除了業師合作,本次贊助單位均在FinTech領域著力甚深,包含「華南銀行」是國內首家完成金管會開放12Bank3.0線上申請服務項目的泛公股行庫,「富邦證券」連續榮獲The Asset財資雜誌自主創新獎,「精誠資訊」連續10年蟬聯天下雜誌「台灣兩千大調查」台灣軟體業第一名,「台灣證券交易所」長年推動台灣證券市場國際化及建構Fintech產業對話平台不遺餘力。研討會結束前,陳文華教授提及其20多年前回台時,不論是支付、電子貨幣等在台灣都已經有相當的討論和業者實際參與,很可惜未能延續。陳教授最後勉勵學子要以全球為發展市場,以創新和創意走出台灣「save the world」。

主辦單位臺大工管系暨商研所戚樹誠所長表示:「本次研討會隸屬臺灣大學行之已久的「孫運璿先生管理紀念講座」系列活動,該講座十九年來陸續邀請數十位國內外當代領導者,蒞校分享管理實務成功經驗。這次研討會有7位講者都是臺大校友或有淵源,在所屬領域表現優異。作為國內學術界之牛耳,臺大將不悔不倦、致力培養莘莘學子,待畢業後投入各行各業,為國家社會發展貢獻心力。」今年講座特邀請成立超過七十餘年的「合作金庫銀行」共襄盛舉,該企業與時俱進,領先同業推出的全方位醫療繳費e化服務,榮獲第七屆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最佳業務創新獎」,展現結合科技、追求卓越的金融創新。

期待經由「2017金融科技與創新研討會」的共振,發揮知識擴散效益,促使兩岸金融科技業者多所交流合作,增進學術研究者、學生、業界專家人士、新創業者的互動分享,以激勵更多菁英人才投入,讓台灣能急起直追,創造台灣金融科技新藍圖!



 專題 商研所 PHD BBL: 當人力資源管理遇上領導

一場學術饗宴,師生們獲益良多

商研所博士班 李煦旻


  非常感謝商學研究所於201733日為我們邀請到中興大學管理學系莊智薰教授蒞校演講,以「當人力資源管理遇上領導」為主題,莊智薰教授分享了三個自己在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從研究的發想、研究執行的經驗到投稿期刊時審查人的意見與回應,莊智薰教授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經驗。席間,聽眾的發問踴躍,整場演講你來我往,在意見的交換與解惑中,一場學術饗宴師生們獲益良多。

  莊教授首先分享自己2010年的期刊發表論文,以人力資源管理為出發點,探討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與組織績效間的關係。過去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研究多著重於製造業,對於其與績效間的關係,也缺少了中介效果的研究,基於想要探究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應用於其他產業,並對其影響機制有更深的瞭解,莊教授以一般服務業店家作為樣本,進行了兩階段的問卷調查。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包含廣泛,不同產業、或同樣產業的不同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不盡相同。

  莊教授提到,因為研究對象是服務業,因此在研究的發想、研究模型的建構是以服務業的產業特性為中心,探究高績效工作系統 與市場績效的關係,並提出了高績效工作系統會透過組織氣候與員工行為(包含服務績效與助人行為)影響門市的績效。莊智薰教授也提到進行服務業研究可能會面臨的問題,例如門市汰換與人員流動,在進行以時間區隔的研究時,可能會有樣本流失的問題,給與會者未來在進行此類研究時的一項提醒。

  緊接著,因為莊教授長久以來關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相關議題,他發現過去的文獻中,較少有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與領導的對話,且提到人力資本時,常以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作為發展人力資本的手段,但少有對於領導者的領導風格對於人力資本培養影響的討論。因此他在2015年與2016年所發表的研究中提出了領導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過去在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中,多半是研究較為廣泛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隨著研究發展,越來越多學者認為要有目的性地聚焦,原因在於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的多樣化,如同前面所提,不同組織所進行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會有所不同,莊教授認為高績效工作系統著重的是實施的層面,因此在研究中關注實際上公司採行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作為搭配領導是否能增加服務業的人力資本,進而影響公司的利潤與銷售成長率。另外,2016年的研究也發現,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輔以賦權領導,能增加知識密集型團隊的知識獲取和知識交換。

  整合不同研究的結果,莊教授認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與領導都在實務上有重要意涵,非二選一、非黑即白的,兩者可互為替代、相輔相成。在做研究時,理論是相當重要的,需要以理論作為基礎,再以資料佐證,所得的結果也會對理論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但人力資源與領導結合的研究除了對於理論的貢獻之外,對於實務也有重要的貢獻,只是在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研究可能有些限制,例如人力資源管理的實務作法太多,問卷量表難以涵蓋所有的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因此在量表發展上是有困難的。另外,在進行相關研究時,需要瞭解自己的研究目的與對象,是進行一般性的研究或是聚焦在特定產業,如此一來,才能增加研究的嚴謹度,並對現象有正確的認識。



 專題 商研所PHD BBL:不用數字的研究3.0

博士生怎麼享受質性研究?「正反合」思考模式

商研所博士班   彭郁潔


   非常感謝商學研究所於310日很榮幸邀請到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蕭瑞麟教授,在將近兩小時的演講中,蕭教授以《不用數字的研究》為題目,跟博士班同學們分享了,學術派別的歷史與發展趨勢、質性與量化研究的不同之處,最後,老師更以兩個實際上的例子讓同學們進行實際演練,體驗質性研究博士生的日常生活。

 

  首先,老師介紹當今學術界最大的幾個派別分類,包含實證主義(Positivism)、批判理性主義(Critical Rationalism)、詮釋主義(Interpretivism)、結構融合主義(Structuration Theory)、批判真實主義(Critical Realism)以及批判主義(Critical Theory),其中,目前人數最多的就是實證主義也就是量化研究,其主張的量測與驗證過程及方法最被廣泛運用。

  反觀,質性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脈絡』,由於詮釋學派學者認為世上沒有絕對的客觀與理性,真理是經過人群主觀互動而產生的結果。因此,質性研究通常必須透過「個案」方式來呈現,在個案中,研究者要呈現的就是一個鮮明的故事,去說明在某一情景、某些人、在某一時間點所互動而產生的事件,同時,分析歷程,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並觀察過去與現在事件跨越時空的關聯。靚過這一連串的過程,研究者才可理解一個現象的全貌。老師也鼓勵同學透過脈絡去發掘內涵、流程、情境,「內涵」就是分析組織成員做什麼;「流程」就是看事情發生的經過;「情境」就是事件與整個系統的關係,及當下的狀況。簡單說,質性的個案相較於量化更為貼近管理者的決策選擇判斷,這也是為何在策略領域越來越重視質性研究,而目前在AOM中最為活躍的質性研究組織為Andrew Pettigrew教授所推動的「策略活動與實務」(SAP: Strategy Activities and Practices)

  在了解學術界的派別以及質性研究的特色後,老師提到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從歸納中去了解社會,過程中需要把握下列四個原則,(1)列出三點1 2 3(2) 三點要有層次感 1<2<3 (3) 三點要有關係加在一起後產生洞見 1+2+3=I (4) 這個洞見要能付諸行動IèAction。此外,要經常使用辯證思維「正、反、合」(thesis, antithesis and synthesis)的思考模式,第一步要提出研究的問題,第二步是呈現正反觀點,第三步才是找出正反兩觀點所欠缺的。透過正、反之間的反覆推理,並得出一個超越正、反的觀點,也就是「合」的觀點。每個人經過上述的正反合思考模式,加上不斷練習123,對於任何事務產生好奇心,遇到反向觀點時就提問:難道這不是一件好事嗎?久而久之,便能有與眾不同的觀點。

  整體而言,經過這次的分享,對於質性研究有了更深一層認識,但對於量化研究的學者來說應該很難接受在大多數可概化的事物中,需要一一檢視個體之間的特殊性。因此,應用老師所提出的正、反、合思辯方式,去思考同學們於演講中曾提出的問題: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是否有可能結合?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老師以武功派別為例子說明,少林寺是拳腳功,而武當派重視的是氣功,也特別強調兩者的結合就像是在少林寺(量化研究)開設武當辦事處(打著質性研究的招牌),也在學術界佔有一小塊市場。

  此外,老師也提到目前也不乏有許多量化與質性結合的研究,其中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量化的文章放質性的data,將文字型的資料計次,轉化為數值進行分析;另外一種,除了在量化研究外,增加質性研究的內容作為補充,甚至透過訪談,挖掘出新的洞見,這樣對於學術的貢獻也比較大。

  雖然,目前對於整個學術界來說,質性研究還算是小眾,確實還有發展的空間,未來的研究中,可試著朝質性方式進行,強化思辨的能力,來彌補單以量化研究去驗證的過程中,所缺乏的洞見創造。


 專題 賀喜工管系暨商研所榮獲台大馬拉松系錦標第三名!

風雨生信心,得來不易的榮耀,莫大的感動啊!

工管系體育部長 余昊 王元甲


  每年三月是著名的台大校園馬拉松,除了上學期的游泳賽、運動會之外,馬拉松也是大家積極參與的一項運動賽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雖然沒有往常的好天氣相隨,但是大家熱血激昂的情緒,卻把比賽會場感染地十分歡樂,處處充滿運動家堅持到底的精神及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的氛圍。

  比賽前一天夜晚,傾盆大雨”半夜驚醒,打開窗戶,看著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虔誠祈禱,明天早上能有好天氣!

  清晨驚醒,嘩,天空還是一樣下著大雨,想到風雨無阻運動家的精神,內心還是期待到開賽前,天空能賞臉給出一片陽光。

  到了比賽會場,仍然微雨紛飛,選手們卻個個神采奕奕,絲毫不受壞天氣的影響,整裝待發,一心一意就想努力衝出去,為系所爭光榮。

  今年雖然氣候不佳、操場也因全大運的準備,而改成在舊體育館集合,但看到每一位選手依然氣勢如虹,自己也被這份運動的熱情所感染,小小的舊體裡,充滿著大大的感動。

  在此,要非常感謝體育組全體老師,能在這樣惡劣的天候下,依然努力準備、圓滿完成馬拉松賽會,今年賽會首度使用晶片計時,每位選手身上配戴晶片,紀錄選手跑完全程的時間,也為本校馬拉松賽的科技計時邁入新的里程碑。本次賽會於上午830分於校總區體育館前舉行開幕典禮,隨後由張慶瑞副校長主持開幕及鳴槍起跑。馬拉松賽共計約4000師生眷屬等報名參賽。賽後,還有豐富的摸彩獎項,凡參加並跑完全程者,皆可獲得摸彩券參加抽獎唷!

  十分感謝郭院長,送給管院所有參賽師生繽紛五彩的跑步頭巾,讓耀眼奪目的我們特別開心。還要很感恩工管系暨商研所的大家長戚主任,特別為不習慣早起的同學們,準備健康的元氣早餐,讓淋濕的身體頓時補充熱量,才有體能跑完五公里! 還有,謝謝辛苦的王姐惠芳助教,在這樣的運動賽事中,總會看到王姐認真開朗的身影,陪伴著大家,體會團結一心的美好覺受,今年的馬拉松比賽,王姐甚至與我們一同齊跑,在跑步過程中,看到她努力不懈的步伐,頓時充滿無限熱力,謝謝王姐以身作則,勉勵我們要堅持到底、要不服輸!

  當然,還要謝謝每一位參賽的選手們,風雨無阻的堅持參加馬拉松賽,工管系能有今天這樣優秀的成績,全部都要感謝系所師長們的愛護與勉勵,還有系所每一位同學的熱情參與,因為有您們,才能榮獲臺大馬拉松系錦標第三名的佳績,真的是得來不易啊!

  105學年度的最後一場運動賽事-馬拉松已經圓滿落幕了,期許學弟妹們能感受到今年馬拉松賽,風雨無阻運動家的勇敢精神,繼續傳承這份熱情和優良傳統,支持臺大馬拉松,支持著工管系暨商研所!



 專題 2017 MBA商研所碩士班新生迎新茶會

亦師亦友、釋疑解惑溫馨的師生互動

商研所 許丞廷


  又到了春暖花開迎新的美麗季節,看著2017商研所新進學弟妹們青春的臉龐,不禁讓人想到當年自己也是這樣帶著朝氣和夢想走進了台大商研所,準備迎接人生下一個階段。看著學弟妹青澀的臉龐,身為學長姐的我們,有義務提供最充分的協助。 茶會首先引導學弟妹到不同的小組,一邊享用著美味的buffet,一邊和學弟妹話家常,新生雖然一開始有點害羞,但後來馬上打開了話閘子,問了許多關於未來生活、學習的許多問題,聊天的過程中發現有許多人特地從南部北上,就是為了這次的迎新說明會,深怕錯過了瞭解商研所的大好時機,令人感動!

  接著是戚樹誠所長的致詞,所長熱情的歡迎新生,鉅細靡遺的介紹商研所的學習領域還有所上的師資,新生們眼中閃著光芒看著所長,聚精會神的聽著將會影響未來兩年的學習計畫,商研所擁有扎實的管理基礎課程以及彈性的選課空間,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所想要的職涯規劃選擇想要參與的課程,尊重學生興趣並鼓勵適性發展,並培育多元的管理菁英。 陳家麟教授也大方的向新生介紹商研所珍貴的交換資源,在台大商研所,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出國交換,和外國的學校進行更多的學術交流;出國交換不僅可以使學生看見外國的文化,也能夠習他國之長並加強自己,商研所鼓勵學生們在年輕的時候出國遊歷增廣見聞,以培育全方位的國際管理人才。 一同出席的師長們也非常熱心,特地到每一桌和新生釋疑解惑,戚樹誠所長、周善瑜老師、江俊毅老師、陳家麟老師、練乃華老師、劉佳玲老師和學弟妹進行深度的對談,亦師亦友的溫馨互動,每位新生也把握住機會,詢問老師們許多細節的問題,老師們也耐心的一一解惑。

  商研所除了強大的師資之外,最厲害的就是臥虎藏龍的學長學姐,有些在外創業、有些年紀輕輕就達成了不起的成就。我們很榮幸能夠邀請到這些優秀學長姐們,上台為新生們分享自己的寶貴經驗,傅冠儒學長為大家帶來自己在商研所的生活點點滴滴,沈辰禧學長和新生分享自己創業的心路歷程,邵冠樺學長更除了介紹自己的創業內容之外,還提供多項獎品回饋學弟妹。 台大商研所重視的除了學術能力,就是同儕之間的合作和友誼,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活動給新生們,讓彼此的情誼更加緊密。新生們也展現了絕佳的默契,在各種困難的活動中過關斬將,將團隊的榮譽放在第一位,最終贏得冠軍。

  在活動最後介紹了我們嘔心瀝血準備的迎新宿營,這是一個商研所特地安排給即將進來台大商研的新鮮人的活動,是一個能讓新生熟悉環境,並且探索自己、了解未來的機會,宿營不但提供學弟妹認識彼此的機會,也能夠讓新生們更了解未來在台大商研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熱忱迎接2017MBA商研所碩一新生的迎新茶會,最後在歡笑聲中圓滿落幕!



 專題 榮獲Loreal Brandstrom Challenge 2017行銷大賽冠軍-台灣區代表

目標為前進巴黎-角逐世界萊雅行銷大賽

工商管理學系 王芃 張硯程


  「我們一起去巴黎吧!」猶記大二時,硯程跟我說了這麼一句,然當時礙於年紀不符合參賽資格,因此就作罷了。而此事也漸漸地被繁忙的大二生涯沖淡了。當時想著,怎麼可能會是我們?參賽的心情也被自己莞爾地收了起來。

    時隔一年的某個早晨,財金所學姐曼薇問了我:「王芃要不要一起去比萊雅?」萊雅,好熟悉名字,心中收藏那塊未完成的記憶,又被敲醒了。因為團隊組成要求必須要有不同性別,因此我把消息告訴了張硯程,一年前為無法完成的旅行,便在此啟航了。

  今年的題目是為L’Oréal Men Expert提出一個新亮點、新概念、新產品。台灣預賽總共約九十多隊參加,分成Brand Challenge以及 Tech Challenge。先選出七隊進入台灣決賽,再由七隊選出台灣區代表隊,前往亞洲區與他國翹楚,角逐巴黎決賽門票。萊雅十分貼心地提供了資源包,方便我們了解市場以及消費者,省去許多蒐集資料的成本。比賽全程使用英文,這對非英語系國家行成更大的挑戰,但也是證明自己的絕佳機會。

  比賽初期的討論進度並非神速,由於萊雅幾乎把所有能做的產品都做了,因此要發想一個萊雅現今尚未有的產品,並不容易。又這次的目標客群是「男性」,這對於一個我一個女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我把想法和硯程以及曼薇討論,在各方激盪下,我們有了現在提案。

  提案定案後,便要發想匹配的行銷策略,並更清楚具體描述出我們的目標客群。第一階段,我們要繳交三頁簡報以及六分鐘的影片,以最精簡扼要的方式闡述我們的理念。如何在六分鐘內清楚地解說我們的提案,並說服螢幕後的評審這個提案是可行的,我們的行銷策略是有效的,是我們最大的課題。萊雅要求每位組員皆須報告,因此我們決定以簡報搭配解說的方式呈現。

  一日下午,我們把自己鎖在教學研究館的電腦教室錄製影片配音。還記得每次試錄時硯程一講完,我和曼薇一氣呵成地,把過去兩分鐘憋住的字句一次說完。由於我們皆不精於剪片,也不擅於製作動畫,因此在看到他組炫麗的視覺設計後,我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也許我們沒辦法做得很炫麗,但我們就是做到屬於自己的最好影片!我們總是這樣期許自己。隨著影片以及剪報檔寄出,一心祈禱萊雅行銷大賽能捎來好消息。

  「恭喜進入2017 L’Oréal Brandstorm 台灣區決賽」在一次整理台大信箱時,這斗大主旨就這樣闖入眼簾。當下的興奮之情難以言喻,接下來的一個月,便是如火如荼的決賽準備。我們必須更具體的提出行銷方案,並製作更細緻的提案解說,硯程甚至很辛苦地開發了應用程式。內容確定後,我負責撰寫以及修飾講稿,心想要如何才能把內容包裝成「生動、有梗、有亮點的」演講。投影片的美編以及製作也消耗了多時,版本改了又改,只為了有更好的舞台效果。曼薇是美工達人,把我提出來的樣品都化作實體,我真希望我也能有她的巧手。硯程辛苦地寫著應用程式,並反覆讓我們測試,只為了在比賽當天可以給評審最棒的體驗。

  比賽前一周,我們終於開始排練,從最初的生澀,到最後的從容不迫,大家都是卯足全力。我們互相修正語調,動作與台風,並安排走位。曾經有老師在課堂中給我們的建議:「報告不只是報告、報告也是種表演。走位以及動作的串聯都十分重要。」過程的辛苦不在話下,但是為了團隊的榮譽、為了工管系的榮譽、為了台大的榮譽,我們在所不辭。

  決賽當天,我早上七點就搭上公車,一路搖搖晃晃地搖去政大了。初到政大,就被政大的人文氣息薰陶得心曠神怡。即便賽前已演練多次,親臨會場仍不免感到緊張。尤其在看到他組彩排之後,壓力瞬間從背脊燃燒起來。記得在上台前短短五分鐘,我就喝了三次水,當時總覺喉嚨緊緊的,喝水有助於穩定情緒。

  Welcome Team Flare!」輪到我們了,我小心翼翼地踩著高跟鞋,每一步都告訴自己「走穩、走好」。簡報過程十分順利,我們安排的梗也逗趣了評審以及觀眾,這讓我安心許多。問答時,硯程和我配合得很好,他參賽經驗豐富,因此先穩住了舞台,他講到一個段落,我再接棒,扣題並做有趣的收尾。問答時的氣氛也很融洽,原以為評審會問我們很刁鑽的問題,沒想到他們的問題都滿和善的,而我們回答時他們也會點頭給予肯定。我很感謝硯程提議在投影片中放入backup slides,這顯示我們不僅充分排練演講,對於問答時間也有所準備。

  頒獎的時刻到了,我們都很緊張。我一直提醒自己平常心,「至少我們幾乎做了所有我們能做的,能走到今天,也出乎意料,這已經是最棒的獎勵了。」當評審看向我們時,心跳跳得超快。「Team 2, Flare!」聽到隊名時,我叫了一聲,接著腦子是一片空白,曼薇還感動地落淚了。我們呆坐在位子上,面面相覷地看著彼此,還被主持人提醒快點去領獎。這個獎來得突然,來得出乎意料,卻也來得問心無愧! 「台灣區代表隊」,是種榮耀,同時也藏著更大的期許與責任。未來我們會不遺餘力地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接下來要與L’Oréal’以及廠商合作,做出更逼真的產品以及廣告企劃,角逐亞太區決賽。我很感謝曼葳以及硯程一路的互相扶持,沒有他們,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機緣。

  「我們一起去巴黎吧!」腦海中又浮現了一年前的聲音,「我從來沒有去過巴黎。」硯程這麼說著,他眼中閃爍的光芒,那一刻,不知為何,我有股衝動想幫他完成夢想。我淺淺地一笑,打趣地說「我不敢想那麼多,我們就做到我們的最好吧。」

    這一天艷陽高照,心很暖和,沁涼的微風捎來信心與希望。未來也許加倍艱辛,我們將繼續努力,一起為目標前進巴黎--角逐世界萊雅行銷大賽!



 專題 台大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的神奇緣分

溫暖的祝福,一定要為工管系做些什麼!

工管系 曾子軒


  好開心能夠有機會在這裡和大家分享自己參加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的心路歷程,直到今天始終記得兩年前的杜鵑花節,還在為面試題目煩惱的時候,工管系攤位的學長,毫不吝惜的告訴我當年他自己的經驗,從面試關卡的形式內容到具體的準備方向,以及離開攤位前的加油打氣,當時我便下定決心,若真的有機會進入工管系,一定要找到他,並且也像他一樣,將經驗回饋給之後的學妹弟。

  申請入學面試的那一天,離杜鵑花節沒有很久,雖然因為學長的分享得以針對面試做了充足的準備,可是仍舊敗給自己的迷糊,當天好像是忘記攜帶身分證,那時的我非常、非常緊張,不知道是不是要拋下現在的面試,趕緊回家找出身分證,至少還可以救回緊接著的下一場面試,可是現場來協助的學長姊們要我冷靜,並且不斷的告訴我,事情還有補救的機會,最後和教授確認後,也從規章之中找出了解套方式。從面試開始前,到面試結束後,這些工管系的前輩們不斷的為我加油打氣,又真心的做到了同理當時那個茫然到不知所措的我,現在想來心裡還是好溫暖,如果沒有那些祝福與安撫,現在可能就不會有坐在這裡,寫下這些感想的我了。

  後來順利的進入工管系,也找到當初在攤位分享經驗的學長-去年杜鵑花節的總召張硯程,還記得北小迎的時候在球場邊就問他,你是不是三月有參加杜鵑花節的學長,他也熱絡的回應我,這對我來說不只是幸運能夠形容的神奇緣分。

  大一的時候很想參加杜鵑花節,但因為跟和全國大企盃撞期,無緣加入,當時在心裡承諾等到大二時,一定要為工管系做些什麼,恰巧今年工管系的課程做出了幅度不小的調整,106學年度入學的新生在學分和必修課程上都有不同於105學年度前的地方,也因為這樣的緣故,在杜鵑花節上發放的資料夾和三折頁都要進行修改,因為自己在建中校刊社打滾了兩年,有稍微接觸過簡單的排版,並且也有參與校刊編輯的經驗,所以主動和總召以及系辦提起,是不是能讓我試著設計三折頁,後來也得到系辦的友善回應,在討論規格和需求後便開始著手進行設計。

  可是設計這樣的作品比想像中困難許多,先不論美學上的要求,光是究竟該放進什麼資訊,便讓我花上大把時間煩惱,要真正做到從消費者經驗出發(在這裡就是閱讀三折頁的高中生),考慮高中生到底真正需要讀到什麼資訊,還要修改很多自己作為大學生而沒能想清楚的誤區,譬如覺得理所當然而省略的資訊,還有一些進入大學時才了解的觀念,都必須考慮高中生的情況作出調整,並且加入背景知識作為補充。

  最後和印刷廠溝通版面配置時,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除了考慮電腦螢幕和實品呈現的差別,還有折頁真的折出來之後,要怎麼呈現的視覺效果,同時又要兼顧解說員與高中生拿到三折頁的想法,前者需要想的是講解時會如何運用這一份三折頁,後者想的是要如何安排才會吸引他們繼續往下翻。這些先前在觀看前人作品時沒有想到的眉角,都在自己實作時一一浮現。

  對我來說,這實在是非常珍貴的一次體驗,在過程中有很多次想要放棄,絞盡腦汁的感覺一點都不幸福,而是真的非常痛苦,除了截稿期限以外,自己也時常擔心:這樣的水準是可以的嗎?即便如此,最後還是趕在杜鵑花前完成了,雖然疲憊卻又很有成就感。在設計的過程中,雖然跟別人求救沒有多大用處,因為有很多問題是只有自己能懂,設計一份作品就好像在寫作一樣,挖掘自己心裡的想法和自己對話,但還是會想從朋友身上得到安慰的話語,讓自己更有動力前進。無論如何,我學到好多好多,這些都要感謝系辦跟總召願意信任我,願意讓沒有經驗的自己在路上摸索。

  除了三折頁之外,也協助整理了一份杜鵑花解說與工管系面試的攻略,對內是希望讓大家都可以在解說時,有可以依循的架構,並且盡可能羅列高中生時常會有的疑惑;對外則是彌補指考生不一定了解面試題目的資訊落差,也加上了一些當年準備面試時想過的問題,如果能夠像兩年前一樣,對有所疑問的高三生有幫上忙,便很足夠了。

  杜鵑花節的那兩天,跟規劃的一樣順利的度過了,很難依照時間順序性的記錄下所有過程,那些記憶都是模糊、碎片式的,只記得攤位上有許多發亮的眼神還有充滿希望的面孔,面對那些困惑於未來、困惑於生涯規劃的提問,大家都好認真的為高中生與家長們解答,心裡想的應該都是:如果我當初也有答案就好了這樣的,想要讓別人能夠走的更安穩的心情吧。

  心裡對於杜鵑花節的想法也是類似的。準備解說內容的過程中可以探索自己的科系,認識修課規定以及必選修課程的實際內容,也可以藉此了解未來就業與可能的出路,如果在同時仔細想過自己之後想走的路,那就再好不過了。除了這些之外,回想起自己高中時可能有什麼厲害的讀書技巧,或者是考試前的作息調整、選擇類組的經驗分享,都能透過杜鵑花節的機會,把這些都告訴學妹學弟,這的確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雖然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只有短短兩天,事前籌備的期間也沒有真的很長,可是這仍舊是大學生活中的重要一塊拼圖,謝謝堃誠、琮仁、柏樺、千瑜、吉米、嘉安,還有好多好多人,很高興路上有你們,我會努力記得這段黃金記憶!



 專題 展翅高飛的一趟壯遊:工管系學生交換心得

踏遍美國東西岸的一場夢,看世界的方式變了!

工管三 蘇暐暐


  2016年的夏天,我抵達了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UTDallas)J-1 Visa 要求大學部至少要修12學分,於是我選修了2D Design平面設計、Piano||鋼琴二、Social Media Marketing社群媒體行銷、 World Region Geography Introduction世界區域地理入門。

  八月剛到美國,一切還不太習慣,每天每件事情都很新奇,卻因為剛開學還不認識什麼人,對新環境感到陌生跟緊張,於是不看球賽的我,陸續看了幾場的籃球賽、棒球賽、甚至是曲棍球賽。

  到了九月,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參與iFriendhome groupTSAJ1student等團體辦的各式各樣活動,也與新朋友一起吃飯、出遊,讓我認識了達拉斯這個城市,更從奧斯汀、休士頓再到聖安東尼奧,好幾次的road trip,玩遍了整個德州。

  十月、十一月,學校的課程,進行地很順利,在世界地理課自願上台介紹台灣,跟同學們分享台灣在國際上的處境。鋼琴課的鋼琴演奏會,讓好多年沒有彈琴的我,可以在大禮堂中表演。社群媒體行銷的團體報告,我與美國學生一起想方案,來提升一間當地蛋糕店的網路曝光率。平面設計課,讓我認識好多達拉斯當地畫家的作品,每週都畫一幅抽象畫。

  同一時間,我訂了幾張機票和灰狗車票。搭灰狗去奧克拉荷馬州,飛到東岸華盛頓DC、巴爾的摩、紐約。幾乎每一個週末都在搭飛機,在飛機上讀書,一回達拉斯就考期中考,隔幾天再飛去另一個城市。那段時間應該是最忙、最充實也是最快樂的時候。

十二月,到處都充滿過節氣氛的日子,也是道別的日子。好多的派對、晚會,陸續的跟朋友們道別。這段時間認識的朋友,來自好多不同的國家,從未想過自己會跟來自阿富汗、伊朗、印度、哥倫比亞、德國、韓國、墨西哥……的人們成為知心好友。

12月中、1月初,離開德州之後,又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鎖上宿舍的房門,看著空蕩的房間,一切都像一場夢,道別德州熾熱的陽光、再見所有的朋友們。我再次搭上飛機,飛往舊金山、洛杉磯、聖地牙哥。這段時間獨自搭飛機近十次,已經很習慣自己拖著行李排隊、脫鞋子、搜身、過海關、找登機門。

沒有課業壓力,在西岸的二十幾天,每天旅行,參觀各式各樣的景點、博物館、美術館、小店、街景、甚至是爬山、滑雪。

此行交換,最大的收穫是看世界的方式變了,視野變大、思想更寬闊也學會更獨立生活。慶幸當時的自己,義無反顧地離開舒適圈,在二十歲的時候,展開這一趟壯遊。



 專題 台大商學系校友五十重聚圓滿成功

走入時光隧道If I were a freshman again

工管系 何祐全


  很榮幸在三月十八日星期六下午參與管院所舉辦的「商學系校友五十重聚」活動,在聚會中我看到學長姊們熱烈地討論著當年的趣事,分享著成長的歷程及職涯發展的經驗,這些分享都讓與會的在校生們覺得收穫滿滿。

  其中,多位學長姊的發言都令人覺得受用無窮,工管組的王靖宇學長也在談話中表達對於台大管院的感謝,學長表示他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到台大人的公司工作,後來的外派機會也都是透過台大人的協助才讓他的職涯順利的發展,所以他一直都懷抱著回饋的心,包括在南加州擔任台大的校友會理事,他也期許校友們能在能力範圍之內盡量多以回饋的心為母校付出,讓母校能在未來發展上更加順利。國貿組的張祿生學長期許在校生們要有不怕冒險的精神,在畢業後要有勇敢追求夢想的理念,他更分享自己在灣區擔任會計師業務工作時的經驗,只要我們勇於「Dream」、進而提出理念並執行,再抱持著關心社會的胸襟,如此一來,生活就會更有意義。

  此外,許多校友都帶著滿滿的海外發展經驗回來與我們分享,國貿組的林真真學姐在當年畢業後馬上就報考托福考試,準備出國發展的機會,並在暑假找了遠東日商會計出納記帳的工作,利用學校所學,花了整整三個月把會計搞通,而後在國外修習完電腦統計後回國進入中華電腦就業,當時秉持著不能給台大丟臉的心態,在公司裏拼出了一片天,成為了軟體設計組的Leader,學長姐表示,年輕人應該要勇敢往外走,挑戰世界,讓自己的天空更加開闊。

  而國貿組的李玲玲學姐回憶起當年,更覺得看到熟悉的環境和臉孔,自己都變年輕了,好像回到50年前的時光,同時也分享以前老師和同學們相處的點點滴滴;而會計組的劉宇新學姐更感謝當年指導他的李教授替他打下良好的會計基礎,為他在職涯發展上提供莫大的幫助。銀行組的榮大地學長提到老師時更是有感而發,提到當年曾經擔任李老師的助教時侃侃而談,也提到這屆同學們的聯繫很強,希望以後能多有這種聚會,使彼此感情更加緊密,而時光匆匆,當年念書時讀過的文章「If I were a freshman again」如今再次讀後,心中更是感慨萬分。

  而最後學長姐更認為,真愛的定義是”Between the old classmates, no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希望藉由同學們緊密的聯繫,不僅彼此的感情能更加良好,為母校的回饋機會也能因而更加提升。透過這次的聚會,在校生們看到學長姐們在過了五十年後感情還能如此緊密,備感欣喜,且學長姐們各個傳奇的經歷,都值得我們效仿及學習,我們也希望日後的校友重聚活動也能像這次一樣圓滿、溫馨,不僅提供學長姐們一個話當年、談笑過往的場合,也讓在校生能從學長姐們的故事中汲取精華,進而讓我們都有成長、突破的機會。最後,恭喜本次的校友五十重聚圓滿成功!



 專題 重要活動照片

20170518.19學術研討Prof. Riki Takeuchi演講

20170518.19學術研討Prof. Riki Takeuchi演講

   
20170505工管系DHL企業參訪活動

20170505工管系DHL企業參訪活動

 
201705中旬-台大管院盃各項球類競賽

201705中旬-台大管院盃各項球類競賽

 
20170428組織策略組BBL-林舒柔教授

20170426 PHD行銷組BBL:蕭櫓教授

 
20170421組織策略組-BBL-紀乃文教授

20170414 組織策略組BBL-Prof. David S. DeGeest

 

 專題 活動預告 


   
 

*** 祝福 2017全體畢業生鵬程萬里! ***

畢業典禮:2017年6月3日(六) 17:00~21:30

地點:臺灣大學管理學院一號館B1正大會議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