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暨商學研究所電子報


發行人:郭佳瑋主任暨所長

編輯:王惠芳、黃宏霖

2020第3期 發行日期: 2020/05/25


本  期  索  引


回到電子報目錄

工管系暨商研所榮譽榜

商研所 PHD BBL:Competition between Two-Sided Platforms under Demand and Supply Congestion Effects 擁擠效應下的雙平台競爭

台大工管系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心得:「施比受更有福」的感動與踏實感!

商研所PHD BBL- Before Too Late: Product Recall Delays, Long Product Cycles, and Policy Design議題新穎,活潑有趣

工管60周年創意影片競賽榮獲第一名~~歡樂工管,六十狂歡~~

工管系學生於法國雷恩商學院交換心得_最大收獲-誠實面對內心、自在生活

工管系學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心得~~想做的事那麼多,為什麼我要交換?

重要活動照片:各組學術演講BBL、高中宣傳列車、 系所各項活動等

活動預告

 

祝福 畢業快樂 & 鵬程萬里!

**6/5()工管系暨商研所畢典@一館B1正大廳

**6/11()109_1課程說明會@二館104

**6/11()108­_2管理專題成果發表會@二館104

**7/27(一)~31(五)管理之鑰@金山青年活動中心

 


編者按: 2020第3期電子報能順利出刊,要非常感謝張詠勛、賴星光、江彥武、陸冠宇、鄭惟馨、黃宏霖助教鼎力協助,成就本期精彩豐富的報導,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工管系暨商研所榮譽榜




 專題

商研所 PHD BBL:Competition between Two-Sided Platforms under Demand and Supply Congestion Effects

擁擠效應下的雙平台競爭

商研所博士生張詠勛


非常榮幸邀請到Prof. Fernando BernsteinDuke University蒞臨台大商學研究所演講。Prof. Fernando Bernstein以「Decision Forest: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to Modeling Irrational Choice 供給與需求擁擠效應下的雙平台競爭為題」與我們分享他的研究與經驗,整場演講相當精彩。Prof. Fernando Bernstein以生活化的例子助我們理解其研究的核心精神與方法,也相當親切地回答我們許多問題,讓我們受用無窮。

一)  雙平台競爭(Competition):現在平台經濟崛起,出現很多外送平台(例如foodpanda Uber Eats),而在國外有兩個叫車平台,分別是UberLyft, 許多司機會同時申請成為兩個平台的服務提供者,其原因是顧客對於時程延遲相當敏感,對司機來說,在可以完成服務的限制下,接越多乘客利益越高。但根據許多學者研究,若司機只申請成為單一平台的司機對平台是最有效益的,如今在平台的競爭下這議題越顯得重要。

二)  研究方法(method) Prof. Fernando Bernstein在這篇研究中是假設消費者決定使用何種平台與司機決定要不要接客戶是沒有先後順序的,藉由建立司機與平台的效益模型,比較當司機若只效忠一個平台與在兩個平台自由轉換時,平台與司機的效益均衡值。藉由比較 ,來向平台建議應該設立一個全新的回饋機制,讓司機願意只在單平台提供服務,使彼此的效益皆提升。

此演講十分精采,Prof. Fernando Bernstein的演講活潑生動且邏輯清晰,利用生活化的例子與深入淺出模型,讓我們理解研究脈絡與研究內容,也分享許多人生經驗與鼓勵,讓我們如沐春風、獲益良多。



 專題

工管系台大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線上直播心得

「施比受更有福」的感動與踏實感!

總召賴星光


美麗緣起:回想自己還是高中一年級時,第一次和同學一同踏進台大校園,依稀記得椰林大道兩旁開滿了白的、粉的杜鵑花。走進新體的學系博覽會,長長的人龍在各系的攤位徘徊,一心想了解自己升學的方向,究竟要選第幾類組,究竟志向何方。我滿心歡喜地投入在詢問各攤位學長姊上,殷殷期盼他們能夠如岸上的燈塔般給予指引。不論是升學管道的方式,或是學習上的心路歷程,他們的分享時的英姿都讓人不禁閃爍著崇敬的眼光,希望未來能像他們一樣,乘著風,騎著腳踏車在台大校園穿梭。曾幾何時,換成自己在台大杜鵑花節的學系博覽會中,成為被高中生緊簇包圍的學長,心中感動的漣漪蕩漾不歇。

承擔受用:記得剛進台大工管系就讀大一時,自願擔任杜鵑花節的解說員,想為來自台灣不同縣市的莘莘學子釋疑解惑。憑著初衷,心想當初如何受惠於學長姐們,自己也想將那時的心意和感動傳承給學弟妹們,故在身負此任務的同時,並不會感到壓力,而是有一種莫名的踏實感,充滿幹勁地去服務、幫忙解說!還記得,當時忙碌解說了整整一天,發現「施比受更有福」,原來不僅是我單方面提供給學弟妹們想法,他們也不時跟我分享升學方面甚至生活碰到的事情。每個訪問彷彿都是一則一則不同的生命故事,讓我回朔到高中時代懵懂的我。

發願承擔:雖然有些學生起大早,趕搭早班車北上來到台大小巨蛋,但從其炯炯有神的雙眼,絲毫感受不到一絲倦怠的神情,讓辛勞解說與分享的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不論是一句謝謝學長、一個點頭微笑,或一句句未來我們台大校園見,都讓久站的疲憊頓時煙消雲散。這種感動似乎在大一的我身上逐漸昇華!

有了這份悸動,我便更加想為這活動付出心力,澆灌在這承襲長久以來各位辛勤耕耘的土壤上。有幸受到召部夥伴黃泇喜同學的邀請,一同擔任2020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的總召。

201911月,開始籌備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活動時,腦中浮現許多想突破與改變的構思,在此要非常感謝上一屆總召—林胤全學長和陳敬旻學長—給予我們很多有建設性的建議和支持。

在解說員培訓方面,希望有別以往的講述過程與內容;而在宣傳文宣上,希望能有別於以往的風格,我和協助文宣設計的同學投入時間一同製作文宣。

疫情擾局:所料未及,在2020年寒假過年後,武漢肺炎開始在全球四處肆虐,所有集會活動皆因疫情嚴峻緊繃,有的活動幾乎整個取消或暫停延後,有的活動則將實體改成線上網路播放。原本的滿腔熱血,瞬間澆熄。但為了讓學系博覽會活動有更全方位的後續進展,因應疫情緣故,在這轉捩點上,我們勢必要順應改變,跟以往有所不同的呈現。

縝密規劃:這次線上網路播放的題材內容,主要分為影片及網站部分。影片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第一部分,工管系的大家長郭佳瑋主任的學系介紹及對高中生溫馨勉勵的一席話。第二部分,工管系的大一新鮮人分享當初高一到高三的學習歷程以及如何在升學路上應對。不論學測申請生、指考生、甚至繁星生,我們都盡可能邀請訪談,詳細介紹升學制度相關管道,並對學弟妹提出建議。

最後第三部分是這一次我們總召部門想要突破以往的重點,先前杜鵑花節皆是由大一大二的同學在攤位上為高中生解說,但礙於年級,能分享的課程資訊、學校資源,甚至是實習與未來職涯規劃或海外交換經驗等等,似乎較難給予完整的答案,是故,我們邀請了在四大模組領域,營運、行銷、人資、科技模組的學長姐,希望藉由他們實際的實習經驗,分享該領域的專業知識,及實習的點滴分享,讓高中生了解工管系不僅僅以模組聞名,更能在模組的領域有所斬獲。  

學習收穫:最後一部分也是當年自己大一在擔任解說員時,內心埋藏的疑問之一,希望未來能為高中生作出最完美的解答,故一直提醒自己,若有機會一定要有所作為,讓往後的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能有不一樣的突破與展現。

而網站架設的部分,我們搭配影片的架構,讓高中生們之後也能在工管系的網站上,透過這個管道,了解工管系社團活動和學習生活面向。

另外,為了能與高中生直接視訊互動與問答,我們舉辦了現場直播,開放高中生視訊詢問問題活動,自己也從中學習很多,例如:線上平台直播串流軟體(OBS)的運用。OBS在事前測試的部分都相當順利,但卻在直播當日遇到難題。首先是網速以及CPU運轉的部分產生技術性的問題,導致直播活動差點泡湯。當時心急如焚的我,便在嘗試冷靜思考的情況下,用不同的社群軟體介面再嘗試直播。雖然造成時程的小小延宕,但卻培養了我臨危不亂、隨機應變的能力,在此非常感謝當天在場幫忙的同學予以鼓勵與安慰,最後,直播也算順利圓滿落幕。

期許祝福:最後,就在314日卸下了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總召部職位的一刻,我腦海中盤旋縈繞的是拿著腳架,幫學長姐、學弟妹以及郭主任拍攝錄影的畫面。雖然過程耗時費力,內心深深覺得這一切的付出與學習相當值得!儘管疫情攪亂了整個規劃,卻也讓我們學習如何在逆境中處變不驚,讓我們能堅持舉辦學系博覽會的宗旨繼續向前努力。期許祝福往後的學弟妹可順利地實現這份寄託,今年無法實體的遺憾,在明年2021的暮春,台大杜鵑美麗綻放之時,為全國的高中生們,熱情分享自己在台大校園滿滿的學習和感動!

 



 專題

商研所PHD BBL- Before Too Late: Product Recall Delays, Long Product Cycles, and Policy Design

議題新穎,活潑有趣

商研所博士生張詠勛


非常榮幸邀請到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李曉慧教授蒞臨台大商學研究所演講。李老師以「Before Too Late: Product Recall Delays, Long Product Cycles, and Policy Design產品召回延遲,較長的產品的生命週期與政策設計」與我們一起探討一個相當有趣的議題,整個演講議題新穎,活潑有趣,讓我們拓展相當多的眼界與觀點,以下分享幾點我從這場演講學到的事物。

一) 召回延遲(Recall Delays):召回產品這件事對於企業來說並不稀奇,例如三星召回Galaxy Note7Toyota召回三款汽車。但這些企業似乎在發現問題時不會立刻召回產品,像是GM的汽車在2005年時就發現自產的汽車零件出現問題,但卻一直拖到2014年才進行第一次召回,期間造成了1331傷;而Toyota汽車在2007年時發現剎車有問題,卻也拖到2011年才開始召回產品,期間也造成眾多死傷。為什麼企業在發現問題時並不立即召回產品來減少消費者的風險呢?李曉慧老師舉這兩個例子作為開頭,引起我們對於這篇研究的興趣。

二) 召回決策因素(Recall Decision):企業選擇延緩召回產品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召回成本的問題。上述的兩個例子中,GMToyota因為延緩召回而導致的賠償與損失的金額根本就是整體營利的九牛一毛,若一旦提前召回他們將負擔相當高的召回邊際成本,所以他們選擇能拖就拖。另外,產品的生命週期也會影響廠商是否要召回產品。舉例來說,若在生命週期的前期,廠商召回產品可能會使商品信譽不佳導致銷售下滑,這是廠商不樂見的,所以他會選擇延後召回。李老師利用數學模型配上實務例子,幫助我們快速理解模型內容。

三) 政策運用(Policy Implications):延遲召回有時會導致消費者暴露在極高的風險之下,相反的,廠商延遲召回反而不會有嚴重損失,所以政府機關應制定政策與監督,利用懲罰機制去增加廠商延遲招回時的損失與成本,這樣廠商便會因為害怕過多的損失而提前召回有問題的產品。

最後,李老師勉勵大家,在未來的博士與學術生活中,除了努力研究論文外還要培養表達的能力,如何用表達的方式喚起台下聽眾對於研究內容的興趣,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這場演講李老師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與生活化的例子來舉證,整場演講精彩無比,讓我們受益良多。

 


 專題

工管60周年創意影片競賽榮獲第一名

歡樂工管,六十狂歡

工管三 江彥武


製作影片緣起—  

最初工管系系辦公室公佈<工管系60周年慶創意影片>競賽時,我就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一方面是我曾經為管院幾個活動剪輯宣傳影片,自己已有豐富的剪輯經驗;另一方面是能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工管系更順利完成活動的宣傳,是很有意義、很難得的機會。最後票選結果喜出望外,自己很僥倖也很幸運,榮獲網路票選第一名的創意影片!在此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勉勵!

構思影片過程--   

寫腳本,其實是剛開始最困難的部分,因為觀眾的年齡層與我以往拍攝的影片不同,一些拍攝手法需要調整;而我也請教過郭主任一些影片背景的相關問題,例如以前工管系的生活是如何、學校的樣子有沒有甚麼改變等,從中獲得了不少啟發,並且匯集了一些資料後,就開始構思整個影片的架構。其實我以前拍影片不曾寫過分鏡表,但這次因為需要比較完整的規劃,所以在影片拍攝前就花了一些時間安排各幕的場景,也聽了很多遍音樂,確保畫面能夠與音樂相契合。

時時用心留意--      

我差不多三四月時就開始蒐集大家生活的影片,每天都帶著相機來學校,時常拿出來拍大家最真實的生活模樣,因為我想在六十周年宣傳片中讓校友們也能回憶當年在學校的快樂時光,這其中非常感謝很多同學都很樂意幫助我,更因為我身兼工管之夜的攝影長,同學們有時會在工管之夜宣傳片拍完後的小空檔完成我想要的畫面,才讓我有許多短片能放到影片中。這部片的完成是大家一同合作而來的!當初系辦在徵影片時,就希望能以歡樂的氣氛貫穿整部影片,所以我不斷蒐集同學們在生活中最歡樂的樣子,整部片從拍攝到剪輯我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部片要讓觀眾看完也能感受到歡樂。

貼近台大生活-- 

影片開頭放了台大最著名的椰林大道,還有一些台大生活最有記憶的場景。我用第一人稱的視角,從椰林大道走到管院,再進到管一的教室中上課;其中也放了一些在學校會經歷的種種事情,如騎腳踏車、打籃球等,都是希望校友們能回憶大學的點點滴滴,也更願意回來一同慶祝工管系成立六十周年。還記得那幾天每天都帶著運動攝影機,走到哪拍到哪,無論是上課、午餐時間或是讀書的時間,都用影片記錄下來,再回家把最能引起共鳴的部分串聯在影片裡,就這樣從特別的第一視角,用最貼近觀眾的方式呈現台大的生活。

困難處與小插曲--   

影片的中後段是將小福、維修腳踏車等台大人必去過的場景,希望能勾起校友們對台大的回憶。影片最後是今年工管之夜結束時,大家唱著歌的歡樂模樣,這是工管系難得能跨各屆齊聚在一起的活動,讓系上感情變的更好。最後用了鏡頭拉到電腦螢幕裡,再從螢幕拉出來,接到管院一號館日落縮時的手法,這是我第一次用這樣的效果,也是整部影片中最難的部分,光是這幾秒的影片就拍了好幾十次,只為了讓影片銜接更順暢,其中有一個小插曲是我的電腦從椅子上摔落撞凹了,好在最後成品出來時我還蠻滿意的。

很有意義的參與--

經過這次影片比賽的籌備,我認為讓在校生參與六十周年籌備的活動很有意義,我後來也幫系上剪輯活動當天的幻燈片,謝謝系辦讓我能發揮個人專長,協助工管系宣傳60周年慶盛大活動,讓六十周年慶更臻完整,謝謝影片中所有入鏡和幫助支持我做這部影片的大家,因為有這麼多人的幫助,影片才能圓滿順利完成,往後將會更精進自己的技術,繼續創作更多美好的影片。



 專題

工管系學生於法國雷恩商學院_交換心得

最大收獲-誠實面對內心、自在生活

工管系三年級 陸冠宇


一、商學院多元化的學習環境:

非常幸運的自己能於108學年度上學期獲選至法國的雷恩商學院交換,雷恩商學院非常國際化,90%的教授和50%的學生為非法國籍,且以英語授課為主,在法國是間頗負盛名的商學院。其中有一堂很特別的課程:多元文化管理(Managing Culture Diversity),修課學生來自世界各國,組員7人都來自不同國家,我們這一組也很有趣,每次小組討論都會有新的火花,有一次德國學生和比利時學生就在爭論誰的國家啤酒比較好喝,一下課我們就直接去超市都買來試試看,多虧了這堂課能讓我和組員們有豐富的文化交流,也讓我更認識歐洲各國的人文特色與文化。

二、其他心得:出外靠朋友、天涯若比鄰

「出外靠朋友」來到歐洲後,真的體會很深,因為學校宿舍沒辦法提早入住,早到兩個星期的我,突然沒地方住,所幸之前在馬來西亞做志工認識了幾位歐洲朋友,其中一位英國朋友邀請我住他倫敦的家,於是就直接搭上巴士,來了一趟意料之外的英國之旅,兩個星期也讓我玩遍了英格蘭,還和他的朋友們一起開了party;另一位葡萄牙朋友也在交換期間,邀請我去他里斯本玩,帶我吃遍各式葡式美食,最道地的葡式蛋塔吃起來真的跟觀光區的不一樣。直到現在,還是很感謝這些朋友當時的熱情邀請,讓我豐富的交換生活再添上一筆,天涯若比鄰的美麗回憶!

為了省錢,我常常一個人自助旅行,這時也特別容易交朋友,有一晚在愛沙尼亞的青旅,認識了一位芬蘭朋友,他是冰球運動員的物理治療師,我們聊得非常開心,他甚至和我分享免費的冰球門票,只可惜下場比賽還有一個星期,我還得回去法國上課,只能回絕他的好意了;還有一晚在西班牙的小鎮托雷多認識了一位已經旅行一年的德國人,他是位40歲就退休的工程師,他告訴我他之前的生活很不快樂,就算在別人眼裡是人生勝利組的他還是不開心,直到他離婚、辭職、賣了房子,展開一個人的旅行後,才慢慢找回快樂,當下我真的非常震驚,原來我現在這樣無牽無掛的旅行,才是他最想要的生活,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提醒我:要珍惜自己的人生、不要吃垃圾食物、不要太在乎別人的想法、保持內心平靜,簡單的四句話,讓我至今仍回味不已。

三、最大收穫:誠實面對內心、自在生活

能夠在歐洲交換是很難得的寶貴經驗,很感謝自己有保持初衷跨出舒適圈,感覺自己的視野廣了不少,也在青旅認識了好多來自各地的朋友,和他們的每次談話,都是一份特別的收穫,了解世界另一端的人有著什麼樣的價值觀,過著怎麼樣生活的是件很有趣的事,就算和我的想法、生活天差地遠,但他們也還是活得好好的,對我來說好像人生多了好幾種模式,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從中找出一種自己最舒服自在的生活態度,是我最大的收穫。



 專題

工管系學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心得

~~想做的事那麼多,為什麼我要交換?

台大工管四 鄭惟馨


About ME

先簡單說明自己的背景。我在工管系大四上(2019)去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交換一學期。想交換的理由很簡單,看到學長姐玩得那麼開心,當然也想要體驗一回,但大一成績沒特別好,所以決定用大二成績大四出去。事後發現其實大三去交換比較週全,回台後還有時間思考人生,不然大四下回來,只剩人生追著你,沒時間深思熟慮。 

Why Brussels?主要有三個理由:

1.語言:當初是因為在台大學習過法文,想要精進語言能力,因此選了法語區國家。比利時是台灣人相對陌生的國家,他們的官方語言有三個,分別是法文、荷文跟德文。布魯塞爾是法語區,北部城市如安特衛普、布魯日等等則屬於荷語區。除此之外他們英文也相對普及,如果有想去比利時交換的人不用擔心語言問題,大部分情況下英文都是通的。

2.地理位置:對於亞洲人來說,去歐洲交換很重要的一部份就是旅遊,所以比利時自然而然成了首選。身在歐洲中心及歐盟所在地,機票、車票等都很便宜,我甚至遇過飛義大利只需300多台幣。

3.歷史文化:比利時其實跟台灣很像,國土小,文化受周遭國家影響很深,內部荷語區跟法語區常常起爭執,現在甚至因為沒有一個政黨在議會上取得過半數席次,所以處於無政府狀態。每次遇到當地人都會被問為什麼想來比利時而不是法國?小國自卑心態跟台灣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只要在那裡待久了就可以感受到他們多元文化的背景也是最迷人的地方。身為外國人在那裏受到的幫助與包容不可言喻,只能說我真的非常喜歡這個國家吧!

What did I do in exchange

我在比國的交換日常可以簡單分成兩塊,跨國旅行當地生活

1.跨國旅行:我自己總共去了19個國家,不過和周遭朋友的經驗是玩到最後會有點空虛,因為美景的保鮮期是非常短暫的,所以強烈建議多安排一個人的旅行,因為比起景點,與「人」深度交流更能留下什麼。而獨自旅行住青旅、參加Walking tour等等就比較容易認識新朋友,更讓我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這麼一個人過著與你截然不同的生活,對於人生的可能有更多想像。

2.當地生活:宿舍是交換生活的重點!!!建議住進有多國交換生的宿舍,不要只跟台灣人一起租個studio,不然非~~~惜。我在比國最好的朋友幾乎都是室友,除了台灣人之外,也跟墨西哥、德國、韓國、土耳其人超好。回台灣後最懷念的是我們經常在共用的廚房或客廳聊八卦(我們稱為kitchen talk),幫彼此出點子給意見,真的很像美劇裡面的生活。每天固定update今天又發生什麼新鮮事,道別了以後也還是會關心彼此的近況!

What did my exchange life bring to me

首先,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如果以為交換可以改變人生,就大錯特錯了。必須說明交換真的不會改變未來,更不會突然知道自己要幹嘛,往後人生一路順遂,如我最開始所說的:回台灣後人生還是會追著你,該努力的要努力、該還的還是得還。 

但,這樣為什麼還要交換呢?因為

1.交換帶給我更多選擇:可能很多人會覺得讀到台大,相較其他人來說已經有非常多的選擇,但世界更大,很多時候以為自己看到的東西就是所有,其實更多時候是你不知道有另外一個選擇、你不知道可以這樣生活,或是周遭的同溫層只讓你看見一種菁英人生。
2.
學習如何與情緒獨處:交換絕對不像表面看起來這麼光鮮亮麗,不僅要適應各種文化衝擊,大四交換的人還會陷入週期式的求職焦慮。每當有負面情緒時,因為時差無法馬上跟台灣的朋友訴苦,但交換的外國朋友又不見得理解自己的不安,因此學會如何跟自己的情緒相處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3.體驗一回「人不輕狂枉少年」:身處異地、沒有人認識自己的情況下,我完成了許多在台灣沒做過的事。過程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體驗過後知道自己還是偏好亞洲價值觀,但生命本來就需要不同撞擊,如果沒有勇敢一次,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哪個模樣。 

In conclusion

我曾經多次和朋友說過,交換讓我在五個月內快速成長。以前的長大是回過頭來發現自己不一樣了,交換的長大是自己像塊黏土,在五個月內不斷地被捏揉,過程很痛、但很真實,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正在長成另一個模樣,更堅強且溫柔的模樣。 

如果現在的你還在猶豫要不要交換,我會和你說人生真的沒有標準答案,但想做什麼就馬上去做,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哪個選擇會帶給你什麼。我可以和你說 100 個我交換的精采故事,但不代表你會遇到,又或許你遇到的比我更豐富,只有做了才會知道結果,但 20 出頭的生命能夠看看世界總是好事,勇敢且謙卑,大概是我交換學到最多的事。 

如果現在的你已經決定要去交換了,那我非常替你開心,因為你做了一個勇敢且可能改變部分的你的選擇。每個人的交換故事都大不相同,強烈建議在出發前設立目標,可以讓你離想像中的交換生活更近一點。 

如果現在的你想交換,但因為各種理由沒有辦法出國,我想和你說那也完全沒有關係,如上所述,交換真的不會改變人生,需要面對的事終究躲不了,留在台灣一樣能夠成為特別的人,重要的永遠是自己的心態,只要勇於嘗試都可以長成更豐富的大人。

祝福所有人都能在大學期間勇敢一回,往理想的方向大步且快樂地前進。



 專題 重要活動照片

20200515 PHD BBL 作管組- Prof.Jiun-Hua Su中經院經研所

   
20200508 PHD BBL作管組- Prof.Chun-Fang Chiang臺大經濟系

   

 專題 活動預告 


祝福 畢業快樂 & 鵬程萬里!

**6/5()工管系暨商研所畢典@一館B1正大廳

**6/11()109_1課程說明會@二館104

**6/11()108­_2管理專題成果發表會@二館104

**7/27(一)~31(五)管理之鑰@金山青年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