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編者按: 2021第2期電子報能順利出刊,要非常感謝蕭家宜、張詠勛、陳怡安、康喬茹、周達儒、古喻文、周柏儀、白日明、劉澤豐、劉智堯、周映彤、黃宏霖助教鼎力協助,成就本期精彩豐富的報導,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
|
||||
|
|
|||||
|
|||||
|
![]() 首先為由江俊毅教授介紹「科技與創新管理組」,包含了六大核心能力(技術創新、技術評價與創業投資、技術與知識產權化、科技專案、科技產業之區位、科技產業與科技發展政策)與四大類科技產業(半導體、網路平台、生物技術與AIOT),而以這些核心能力及產業為基礎的研究層次,包含了政策、技術與產業、策略、部門與專案四個層次。 接下來由蔣明晃教授介紹「營運決策組」,相比於其他組,此組需要有較強的數學與程式基礎,大部分課程為英文授課,其涵蓋了六大核心能力(服務創新與新產品開發、運用商業數據轉化為服務顧客的新作業模式、決策與管理思維的建立、企業風險與營收的控管、商業數據分析與顧客關係管理的發展、供應鏈管理模式與機制的建立),以此六項核心能力支持國內產業成為服務與高科技產品的供應與運籌中心,滿足目前台灣服務或製造相關產業走向國際化的需求。
第四組為「行銷管理組」,由簡怡雯教授介紹,此組研究主要從四個角度切入,包含了策略行銷的角度,也就是價格與競爭策略與品牌管理,接著是消費者行為的角度,如消費者心理與產品判斷及態度,再來是從數量模型的角度切入,如賽局理論。最後則是數據分析的角度,行銷商業數據分析與數位行銷。 最後一組是「策略管理組」,由劉佳玲教授介紹,本組提供兼具個體及總體層面的組織策略課程,理論課程內容豐富:產業競爭分析、國際策略與管理等。重視研究方法:方法論、量化研究方法與應用等,本組之研究重心包含策略管理理論、產業組織研討、管理哲學思想、企業多角化策略、集團企業研究、新興經濟體研究、策略聯盟與網絡、數位化與國際策略等。
首先是丘教授的人生主題,當學者的其中一個好處便是「做自己」,因為學術生活很穩定,容易於工作與生活間取得平衡,且台大商學研究所為國內最頂尖的管理學術殿堂,提供的師資與資源非常充分,在台大讀博士班的花費也不高,對年輕學子而言,獎學金申請,或是擔任研究助理、教學助教等,都是安定經濟生活的方式;若是在職就讀者,就學而產生的經濟的衝擊,原則說來並不大,但工作與學業要兼顧,大部分的同學需延長博士班修讀年限,是漫漫長路。全所跨領域的師資眾多,這也是學習資源的最大優勢,大家可以在就讀博士班初期,透過計畫性修習本組甚至跨院跨領域課程,有助於後續指導教授的選定。修課時與教授討論的過程中也能學到新的研究方向,便會逐漸發現自己的特殊性,丘教授所謂的「差異化」是經過不斷精進後的成果,透過整理、修改並將博士班時的一些想法做出來,過程宛若「練兵」,當你練出了一篇優質的論文後,所帶來的成就與收穫將會是求職過程最突出的優勢,丘教授告訴我們,他至今仍牢記台大商學研究所給他的恩情,「不忘本」的心一直是人生中的一大道理,更何況,除了學問與資源上的幫助外,師生間的交流也非常活絡,時常有聚會與研討,過程中能學到不少人生處事哲學與道理。
林博士為我們解讀現在的環境趨勢,他表示:「在過去,經濟快速成長,有著無數垂得低低的果子,然而,在過去這四十年中,這些原本垂得低低的果子,全都不見了,而我們還假裝果子仍在,1950到1993這段期間,有八成的成長是利用先前就已經誕生的創新,加上大量投資教育與研究所達成的結果,未來想要複製,幾乎不可能,也就是說,好日子已經過去了,我們沒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一片科技高原上,這裡的樹木早已光禿禿。此刻我們正在高原上,等待著下一次大型的成長革命來臨。這,正是問題所在。其所言正是需要這些擅長思考的博士們的共同努力,為世界創造下一個成長革命。 林柏齊博士相信對每位熱愛學術研究的人而言,博士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決定,在進入博士生涯前,參考前輩們的經歷十分重要,林博士告訴我們:「博士應該叫『專士』而非博士,原因是『博』意指廣且多;而『專』意指深且專。」而博士最重要的正是在找到合適的領域後更加深入地探索並專精,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分組座談:
◎營運與決策組: 本組由蔣明晃教授和楊曙榮所長與學員互動交流,了解學員基本背景情況,更深入的分析了本組的師資以及課程內容,同時鼓勵學員好好準備考試,本組基本課程有五門以上,含數量方法、經濟、資訊技術、最適化等相關課程,以及五門進階課程,資格考試為TSSCI或SCI/SSCI期刊一篇。楊曙榮教授與學員分享,本組強調數量能力,需要博士新生對數學、程式或演算法有一定程度的喜歡,如果新生願意花更多的時間準備,路會走的越寬廣,趁博一開始就要打底子,除了線性規劃、整數規劃、賽局理論等,建議最好修習分析導論,並不是指內容有多麼的重要,但它會影響你對數學的態度,儘管不是博士必修課,但會訓練個人的數學抽象能力和運用能力。蔣明晃教授也分享,年輕代表機會,不論是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對還是數學運算能力,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是更強的,趁年輕帶著「興趣和熱情」上路,非常歡迎各位學員報考。 ◎行銷組: 本組由簡怡雯教授進行引導及說明,首先詢問有意願報考本組學員的專業背景,再進一步了解報考動機。經過深入交談後,我們感受到了對方對學習的熱情,首先,對方表示其本身具備創業精神且相當好學,之所以想念博士是希望能學到更多行銷相關知識,此時,我們便告訴他行銷博士班最重要的是懂得在行銷這塊領域中鑽研理論,並強調了理論的重要性,此外,台大商研所行銷組以量化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在鑽研並分析的過程中為企業解決問題。接著我們又聊到了尋找研究漏洞的重要性,在讀各類論文的過程中,尤其是頂級期刊(如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Marketing Science, Journal of Advertising等)的論文,是經過前人無數地驗證所得出的結果,因此要在該架構中找出可進一步研究的主題並不容易,必須經過各種閱讀與思考訓練才能逐漸找出研究缺口
對研究主題有興趣非常重要,且個性要喜歡做研究,常常一個研究要做至少兩至五年以上,若沒有很大的恆心及毅力,會時而萌生挫折感;大家於碩士時已有一點研究經驗,可以想想自己對於什麼研究議題有極大之興趣,願意花無數的時間及青春歲月貢獻於未來博士學術生涯上。 ◎科技與創新管理: 本組由郭瑞祥教授來進行引導提問及說明,首先重點是針對科創組的發展沿革再強化,緊接著郭教授延續前階段的產/學發展抉擇的難解議題,與學員的年齡及工作經驗等個別特質以及個別同學的提問進行揉合,將博士班的就讀動機、學習設計、學習資源及職涯規劃做出精簡提點。首先解釋科創組的定義為科技創新,而非20年前的科技管理,這說明創新是進步的一種主要機制,即將概念商業化的內涵技術。本校著重於以firm為主,不設限的管理型態而能獲益的更好創新,這裡包含許多值得探討的主題。歡迎各種科技創新、醫療創新IoT,網路平台。而在就讀動機的部分,郭教授破題點出在取得碩士學位後,學生常有「順理成章」再修博士始為必然的迷思,博士是一段動輒5、6年的訓練過程,應該是目的導向,要審慎評估修讀目的。因為博士班投入的年限很長,名額也有限,因此當博士對報考者而言只是學歷時,容易陷入資源配置錯誤的窘態。無論碩博士,都是職業的入場券,後續發展主要仍靠表現;博士的人力需求市場小的多,因此務求名實相符。在學習設計方面,目前博士課程內容,有大量paper,特別是理論的探討,與實務操作會有些落差,同學要先能接受所學並非就足以直覺式運用到真實世界,需針對問題,有獨立思考之能力。除了大量的學術內容之外,修課仍然為學能累積的對應方式。修業規定很單純,必修課為四門,其他的常見為研究方法。通常必修課是廣泛吸納一些Paper的論點,至於研究方法則要多方領略。另外,提醒非理工背景的學生,需要透過修課來建構管理相關的知識框架。
在此,臺大商學研究所勉勵各位學員:
|
|
|||||
|
|||||
|
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於2021年1月7日假管理學院二號館104教室,舉辦109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說明會暨管理專題介紹,雖然已接近109-1學年度尾聲的期末考週,但仍有超過百位系所學生報名踴躍出席。 課程說明會一開始,首先由楊曙榮系主任暨所長開場勉勵同學,並引言感謝師長們出席說明會。接著由四組召集人教授一一上台,針對各組每學年度上、下學期主要開授的模組必修、選修課程或109-2新開課程一一簡介與QA交流互動,緊接著由陳文華教授介紹109-2管理專題新課程,與紡織業界產學合作的相關研究等等。 過程中,非常感謝本系所課程組四組召集人: 科技與創新管理組郭瑞祥教授、營運與決策組蔣明晃教授、組織策略組劉念琪教授、行銷管理組簡怡雯教授,於期末撥冗出席說明109-2各個模組的主要課程,以及陳文華教授介紹下學期管理專題課程相關研究等。 與會同學多感受到系所師長的用心良苦、獲益良多,會後仍留下向師長一一請益,期待下學期的選課能更加充實! 最後,2021期末舉辦的109-2課程說明會在全體與會師生溫馨的大合照下圓滿落幕! |
![]()
|
|
|||||
|
|||||
|
回收產品行為其實非常常見,像是二手車,廠商會向消費者購買使用過的汽車,或是消費者主動將汽車賣回給廠商,這便是一種商品回收行為,而廠商會將回收的車款進行翻修與整理,再將該車款以二手車的方式賣給消費者;iPhone手機也是很好的案例,當iPhone推出新產品的時候,有一部分的消費者會將之前購買的產品賣回給通訊行,而通訊行在接收這些產品之後經過規格化與整理,再將這些舊iPhone賣給消費者,研究上甚至發現,販售舊產品的利潤可能會高過新產品。動態定價我們在現今的實務中也極為常見,舉凡飯店機票會隨著時間的不同,同一航班或時段的飯店與機票價格都會發生變動,而電腦、手機、汽車等這些商品中也會隨著產品生命週期或新產品的推出時間等因素影響,進而造成其同一商品售價的不同,因此當市場上有動態定價、回收行為與新舊商品同時存在的情況時,廠商該如何去設計出一套行為準則進而讓自己的利潤最佳化,便是一個相當重要且有趣的問題。
在研究中發現,廠商制定的回收價格會受到廠商回收產品的急迫程度影響,但並不會受到新產品與舊產品的機會成本影響,而若廠商不進行產品回收則其舊商品的價格會高於進行回收行為時的舊商品價格,因廠商若不進行回收行為,會讓舊商品的庫存越來越少進而導致價格提升;而新產品的價格會隨這時間的推移下降,但到最後的幾期會反向上升,因為最後幾期廠商無法將所有新產品賣完,故提高其價格來利潤最大化。
在分享會的最後,在座老師也提出整新能力、國情問題、翻修成本、實務利用等問題,並藉由這些問題分享交流,郭老師也提出很多目前研究的結果與經驗來分享與互動,讓整場分享會互動相當良好,老師們彼此的建議與問題也相當的精闢獨到,令人獲益良多,受用無窮。 <轉載自院訊第61期> |
|
|||||
|
|||||
|
非常感謝商學研究所邀請畢業於特拉華大學商業與經濟學院的蔡易霖教授前來演講,蔡教授大學以及碩士時期就讀本校管理學院,後至哥倫比亞大學唸統計,再去特拉華大學專攻行銷博士學位,目前主要是在特拉華大學內任教,過去也多次發表許多行銷相關的學術研究論文。 一進入會議室,就發現現場有許多平時向我們授課的教授們也一起坐在台下,可見這場演講十分有意義且備受教授們的重視。蔡教授這次演講的題目是“ Informational and Non-Informational Advertising Content ”,這場將近兩個小時的演講主要研究資訊型和非資訊型廣告內容對接收這些訊息的消費者有何影響,從以下幾個研究題目著手,例如行銷漏斗中消費者在哪一個階段會被廣告影響、哪一種廣告類型最能夠影響消費者、不同消費者群體所受的影響程度有多不同等,蔡教授以汽車保險為例進行整個研究,從為什麼研究這些題目、為什麼選擇此產業、選擇的研究地區、如何搜集資料並且統計整理出其中的資訊、建制模型並如何控制其中變數的過程、用許多資訊及數據反覆驗證結果、以及最後得出的結論等等,帶給我們十分傑出且精彩的演講。 蔡教授在演講的時候口齒清晰、條理分明,適時的幽默以及與台下的互動也讓整場演講不枯燥乏味,且對於台下各位教授與同學們的提問都能夠游刃有餘回答。這場演講讓我認識到一份完整且有意義的學術研究,從開始到最後得出結論的過程該如何進行,參與這場演講時更是看到各位教授與學長姐積極發問,並且和蔡教授激烈地討論研究方法與想法,受到整場演講過程的感染力影響,讓我對於這場演講十分投入,且對於最後蔡教授帶給我們與過往印象中截然不同的結論印象深刻,蔡教授帶來的演講讓我收穫良多,也讓我對於行銷研究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想必當往後做相關研究時回憶起這次的演講會有很大的助益。這場演講的資訊多虧於系上通知所有師生,看完講者厲害的背景以及演講內容的簡介之後和朋友一起參與這次的演講,非常感謝商研所能提供學生們也可以聽這一次蔡教授演講的機會,若是往後有類似的演講或講座希望也能夠多參與,以多了解行銷研究如何進行的方法和過程,相信對於學子來說在往後求學以及寫論文都是一大幫助! |
![]()
|
|
|||||
|
|||||
|
台大新生盃棒球賽,從2020年的十月份開打以來,歷經了四個月的征戰。在小組預賽3取2的賽制中,工管系在開幕戰面對政治系,以 14:1 取得勝利。第二戰面對經濟系,也以 12:0 輕鬆獲勝晉級,並且達成無安打比賽的紀錄。 晉級賽的第一場面對醫學系,以 6:2 獲勝。進入八強賽時,面對由許多校棒成員組成的公衛森林聯隊,賽程中雙方緊咬著比數,最終我們在最後一局奪回領先,以9:8一分驚險取得四強的門票。四強賽時,面對法律系隊,首局便以5:2一路領先,最終以14:5輕鬆晉級冠亞軍賽。 台大新生盃從開幕賽、晉級賽、八強賽、四強賽漫長的賽程,在經歷期末考後,總算在寒假2021.1月20日(三)迎接台大新生盃最終決賽爭奪冠亞軍,對手為兩年前新生盃冠軍的工科隊。工管系棒靠著19支安打包含兩發全壘打的猛攻和投手群的強力壓制,以13:5擊敗工科隊,奪下109學年的台大新生盃系棒冠軍! 我們以6勝0敗完美戰績登頂,成功捧起了工管系棒隊史上首座的新生盃棒球賽冠軍獎盃。為了慶祝奪冠,工管系的大家長楊曙榮主任,特別於3月4日(四)中午於B1國學講堂舉辦慶功宴,勉勵所有系棒成員、學長和系棒球經們。 非常感謝曾支持我們、給予我們鼓勵的師長和學長們,更感謝冠軍隊所有參與的成員一起努力走到最後。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走得遠,期許未來系棒隊能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工管系系棒隊,歷經四個月的逐場戰績=== 一趟難忘的爭冠之旅! 預賽 vs 政治 14:1 勝 vs 經濟 12:0 勝 複賽 vs 醫學 6:2 勝 vs 公衛森林 9:8 勝 vs 法律 14:5 勝 vs 工科 13:5 勝 6場比賽總計 得分68分 失分21分 |
![]()
|
|
|||||
|
|||||
|
緣起:台大工管系系男籃的OB賽,源自於百一學長們用心經營,聯繫畢業後的系籃大學長們(Old Boy)回來和現役球員們切磋球技、交流感情,今年(2020) 7月OB賽時在幾個大學長們的建議和協助下,成功為第一屆工管系男籃OB賽擴大規模,賽事於2020/12/31於台大醫學院體育館盛大舉行,橫跨將近20屆工管系籃校友一同共襄盛舉,與老朋友們相聚、傳承系籃的經驗和精神,完成一場熱鬧的盛會! 這次的OB賽升級為正式的籃球盃賽,包含完整的賽程和排名、比賽規格的紀錄台、專業裁判,以及電子記分板等,主辦團隊由現任系籃隊隊長白日明和大二隊員的廖子紳為中心,以及百五的張家榮學長從旁協助,動員系籃在學的球員及球經們,活動於10月左右開始籌辦。初衷是希望能使系籃大家庭的連結更加緊密,多年來的OB賽雖然都是熟面孔,一起在球場上揮灑汗水,卻不曾認真地去認識這些已經出社會的大前輩們,除了仍然在學的我們以外,包含百一的博凱學長、百五的家榮學長以及百七百八的陳致愷和李柏樺學長,都表示十分可惜,進而給了我們一些想法和方向,希望能透過比賽、聚餐等形式促成更好的交流,讓發根於工管系籃的校友們都能重新回到這個大家庭,將精神持續傳承給後進的學弟們。 第一次舉辦大型比賽,對於現役的所有球員來說,都是非常陌生的經驗,感謝家榮學長在此方面提供給我們相當具體且實際的建議,從比賽章程、賽制安排、報到及檢錄等細項,都不吝給予我們清楚地指導,此外,更成為我們穩固的橋樑,向上聯繫畢業多年、從未見過面的學長們,是促成這次比賽的關鍵人物! 而球場外的交流,致愷學長和柏樺學長則是核心人物,主要藉由幾個方向進行。首先是系籃alumni資料庫,透過紀錄學長們進入職場後的經歷,並計畫每年更新一次,希望職涯上有些迷茫的後進們,能有更直接的管道接觸並和熱心的前輩們尋求幫助,發掘彼此共同的興趣和志向,有更深層的來往。為此我們於賽前和賽後,皆於群組中發送表單連結,規模仍在成長中。此外,賽程後的熱炒店歡樂聚餐,可說是現役球員第一次向學長們自我介紹、了解彼此的熱鬧場面。依照系籃的傳統,每個人都需先恭敬幾杯才能說話,氣氛特別熱絡,發現學長們不同於球場上的兇悍衝撞,私底下十分親切和風趣,對於所有人而言,都是收穫滿載的一個美好夜晚。最後,學長們因平日練球強身、個個寶刀未老痛宰學弟們,勇奪OB賽冠軍和亞軍! 第一屆擴大規模舉辦的工管系系籃OB賽,將成為系籃延續下去的熱情與冀望,未來除了大型比賽之外,預期也將會在學期間穿插一些如季租球場、每月一次的打球聚會等,透過一些方式讓系籃的成員們能夠更加熟悉彼此,感情更為緊密,這一切活動和規劃也會逐漸系統化,接棒給下一屆的學弟們,我們的初衷和展望將不會停歇,持續傳承下去! 特別感謝系辦公室王姐和余昊學姐於OB賽當天熱情參與給予我們鼓勵、物資支援和許多幫助,投注了不少心力和時間,讓工管系第一屆系男籃OB賽更加地圓滿順利,也非常感謝系籃歷屆學長共襄盛舉和現役球員的積極投入,因為有大家的熱情活力,成就這一場傳承系籃經驗與冀望的美麗回憶,謝謝你們! |
![]()
|
|
|||||
|
|||||
|
日新月異的科技總是引發我無限的遐想,如何利用新技術來解決舊有問題是當今非常重要的議題。Bank 4.0正如火如荼進行的當下,數位科技的進步更是加速了產業模式的變革。因而當我們了解到競賽希望我們透過玉山銀行提供的多元數位金融服務,打造年輕世代最佳顧客體驗旅程的主題時便陷入了深刻的思考。加上目標族群20 歲至 35 歲使用者,即是與我們相像的千禧一代。於是我們決定以自身在進行金融行為的經驗結合研究資料去探索這群TA的輪廓、習性和是否存在尚未被滿足的隱性需求。 經過資料蒐集和幾次的討論,我們得到了一些發現:一、千禧世代重視金融服務的速度與個人化,偏好使用流程簡單、快速、符合直覺的服務。二、支付是目標TA最常用也最重要的金融行為,且行動支付滲透率高達82.7%。三、交通場景的支付需求尚未被滿足,同時仍在快速成長。此外,恰好組內成員都有汽機車通勤的經驗,我們也認為加油站現有的支付方式尚有大量改善空間,而且具有消費頻次高和市場規模大的特點,存在非常高的開發潛力。 於是我們提案採取BaaS的策略模式,將玉山銀行的服務嵌入到加油站場景中,同時改造我們日常中常需要進行的加油動作成為一個無痛的消費過程。在消費者痛點的分析中,我們發覺機車族因為不易拿取現金或手機,造成付款、發票收取都相對困難。網路不佳、店員不熟悉操作等也使得行動支付過程冗長的問題更甚,進一步使得排隊時間更長。從加油業者角度分析,複雜的金流管理和低數位化程度也使得加油站轉型過程受阻。由此,我們規劃於加油站以車牌支付來實現無接觸快速付款,為車主創造更好又更安全的加油體驗。並且透過串接銀行與加油站系統,也能提升數據在營運和行銷上的使用率。利用更好服務所形成的吸力,幫助玉山接觸更多的年輕客戶,最終促成三方共贏的局面。
這次的比賽令我獲益良多,今後也將繼續努力做出更多的建樹,再次謝謝! |
|
|||||
|
|||||
|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意義的」是我從管院營隊自始至今,認為最能代表這四個月來所發生一切的一句話。 籌備之初,沒有遇上太大的困難,從徵選幹部、面試大一籌備人員,都算是照著想像中的模樣以及規畫好的藍圖進行著。在事先溝通及分配好領導團隊的職權分工及人格設定後,帶領起大一的籌備人員也變得相對得心應手。但在看似活動即將要成功舉行的前兩周,卻面臨了一個突如其來的狀況: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爆發。 而我們召部三人當中有兩人同時是全球集思論壇的籌辦人員,而管院營前一周的密籌期,硬生生碰上全球集思論壇的會期。還記得那兩個禮拜,往返學務處課外活動組不下數十趟,先是跟校方溝通協商,再跟大二幹部們通宵開會討論防疫措施,同時又面臨來自學員家長的關切,幹部們每天的睡眠時間絕都不超過五個小時。那時候有辦理寒假營隊的負責人有組成一個群組,討論面對疫情應該如何走下去,那陣子看著群組訊息,每過幾天就跳出:「XX營因為疫情因素,很遺憾決定停辦……。」其實心理的壓力與打擊是非常大,也幾度懷疑自己是否能承受因疫情發生意外的機率。 所幸這段期間不只是幹部們及所有籌備人員都盡心盡力達成校方要求的規定,來自院辦及系辦的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猶記院辦黃秘書在大家忙得焦頭爛額、幾近失去信心時,告訴我們說:「如何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並發展出有效的管理模式,進而讓家長及校方放心,成為疫情下的營隊典範,這正是管院學生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這紮紮實實地為我們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代表的是台大管院,就必須讓大家知道我們有能力將風險降到最低!因此我們不忽略任何一個小細節,將每一項防疫措施及活動流程都規劃的更縝密,不讓疫情成為擊垮我們的敵人! 最終,第十四屆台大管院營成功圓滿落幕,看著台下將近100位高中生臉上滿足的表情,以及回饋表單文字中透露出的欣悅,這些時日的努力付出都值得了。缺少任何一個人,我們都無法完成第十四屆台大管院營,沒有疫情的再次突襲也不會有吃飯禁止交談、沒有宵夜可以吃的管院營。但相信這對大家來說,留下些遺憾才會有動力繼續往前、將它轉變成更理想的模樣吧! 依稀記得自己在高一時參加第十屆的台大管院營後,就下定決心要考上台大管院並籌辦管院營的想法;大一的我也如願在十三屆得到了更多的情感支持及回憶;到大二擔任第十四屆管院營的總召,理由其實相當單純,就是想要把在這裡得到的溫暖及感動傳遞下去。人生中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我相信這些經驗及回憶會是我繼續向前邁進很重要的能量,也希望第十四屆台大管院營AURORA讓大家找到自己生命中的極光! |
![]()
|
專題 重要活動照片 |
|
20210312中山女高備審資料與面試技巧-朱文儀老師 | |
![]() |
![]() |
專題 活動預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