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郭瑞祥 編輯:陳正邦.楊純蓉

Volume:16  date: 2007/12/12



 



工管系.商研所策略會議
              以宏觀思維釐清競爭態勢

 

策略是一個完整的可行計畫,也是一項藝術,更是一種科學,一個好的策略往往可以在短時間內帶來相當重要的競爭優勢。但是一般而言,策略所產生的競爭優勢通常都不會維持得太長久,因為大部份好的策略在很短暫的時間內,就快速的被模仿趕上。因此如果要建立長期的競爭優勢,就必須要定期的對之前的策略做檢討回顧,並重新整合各部資源,結合團體的力量共同來創造有效而且能持久的「策略」,以確保活泉依然長流。有鑑於此,為了讓系上可以維持本系在國內頂尖的能量,並提供更好的教學品質,也為了讓系上可以更具有國際視野及競爭力,本系在今年的十二月八日,再次舉辦了一次全系的策略規劃會議,以激盪各位老師的智慧,並藉此凝聚各位老師的共識。

本次的會議,很高興也很榮幸地再一次邀請到許士軍前院長的蒞臨,每一次許院長為系上的策略提供了不少寶貴的意見,這次更不例外,而且許院長一開場就拋出了「三憑」及「六該」等九個重要的省思,「憑什麼去取學生?」、「憑什麼讓別人願意和本系合作?」、「憑什麼讓人捐款給系上?」,這「三憑」像是一泉冷冽的山泉,一下子澆灌到每個與會人的心中,讓每位系上的老師們都深切地省思,要如何才可以讓系上真的有所「憑藉」,可以依此爭取學生、可以依此和別人合作、可以依此募集系上的財源,接著才是問自己「六個重要而該做的事」要如何去完成,不是僅僅將他人成功的條件一股腦兒地套用到系上,而發生「逾淮為枳」的情形,而是好好思索本系的基本定位後,再尋求突破之道。

會議的一開始,就是要先為去年策略會議的執行成效做一番評估,先看看去年所訂定的策略是否有如期執行,而老師們也依據去年的執行成效開始了一天的討論。而首先開始的是系上大學部學生的招生策略,郭老師先簡報一下針對本系這兩年入學學生的分析,讓系上的老師更清楚現在大學部學生的實際狀況後,接著就由蔣明晃老師接手主持系上大學部的招生策略,每位老師都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所有的老師都一致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讓對的人進來系上,而要儘量避免性向不合的同學進入系上而造成學生的痛苦,所以往後要更加強對各高中生說明本系真正的內涵,而賴聰乾老師更是主張要結合畢業校友的力量,一起為系上的招生做努力。

而在大學部招生策略後,接著討論的是國際化議題,有鑑於近年來系上的同學們缺乏世界觀以致於競爭力下滑,要如何創造更具世界觀的求學環境,實在是刻不容緩的事,因此系上的老師們對這個議題莫不嚴肅以對,而在這裡真的很感謝黃崇興老師,其實黃老師當天的行程滿檔,但是為了這個會議,特別風塵僕僕趕來會場,為大家分享了自己對大陸議題的心得,而陳鴻基老師也針對歐美亞地區的其他學校,做了精闢的分析,而這兩位老師的分析,剛剛好與許院長一開始所提出的「三憑」與「六該」互相呼應,而會議的共識是國際化是系上該做且要儘速進行的策略,莫讓時機錯過而機會不再。而在會議的最後是博士班學生部份的討論,三位召集人黃俊堯老師、陳鴻基老師、陳忠仁老師分別帶領系上三組的老師們針對博士班議題做腦力激盪,每一組的老師各自進行組內的共識凝聚,而在最後分別把組內的意見提出來讓全系的老師討論,而全天的會議也在凝聚共識的氣氛下有了圓滿的結束。

        正確的方針,才可以研擬正確的競爭方法,找出核心競爭能力,創造並維持永續經營,而正確的策略,可以整合各部資源,結合團體的力量來創造有效而且能持久的活力。透過各類型的剖析核心競爭策略,釐清大環境之競爭態勢,以宏觀策略角度思維,正是本系提昇的不二途徑。

 


 


課程介紹-系統模擬
              透過電腦程式模擬真實世界

 

現實的世界中,我們總是會面臨到許許多多的「系統」及「作業流程」,例如說:醫院的掛號系統,公車道系統,計程車叫車系統,自動化生產流程等等,而這些林林總總的系統或流程的共通特點是:具有非常複雜的程序,具有許多隨機的因素,以及整個系統無法簡單地以數學模型完全表達出來。所以這些「系統」及「流程」的績效的評估往往是一件繁重而複雜的工作,在以往電腦還不強大的年代,當遇到了規模很大,或是機會成本很高風險很大的案子,往往都只能等到真正去實踐後,才會發現到種種的問題,而當真正的固定成本投入之後,要解決這些問題將變得非常非常困難,甚至於可能無法克服這些難題。而在電腦功能愈來愈強大的現在,這些系統的建立,不再真的需要花上大把的時間及金錢,而是只要透過電腦的輔助,藉由許許多多單純的程序去建構出一個虛擬的「模型」,評估系統的優劣將不再背負著如此龐大的成本及風險,但是如何去構建一個符合實際情況的「模擬系統」,變得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

系統模擬(System Simulation)是一門理論與實務並重的選修課。今年度由工管系的蔣明晃老師負責開設。課程的主要目的在於讓同學們對於利用電腦,達到模擬實際世界中各種設施或運作過程的效果。同學在課程中,除了要對整個系統模擬的理論架構有基礎的認識外,還要能夠清楚地建構及模仿系統中每一項因果對應事件與活動之間的關係,熟習配合軟體的實務操作方法。

系統模擬的應用相當廣泛,不僅可以藉由模擬來驗證系統的施作效果,在作業研究上,它也是一項被廣為運用且實用性極高的方法論。能夠熟悉系統模擬的操作及概念,不僅是研究上的一道利器,在實務面上的應用也相當廣泛。電腦科技的進步與整套模擬方法的成熟,讓現代的管理者可以更方便迅速地掌握或改善這牽一髮動全身的生產系統,讓評估績效或改善系統的工作更加準確且事半功倍。

本課程建議大三以上的工管系學生或研究所學生修習。在課程中,老師除了會對模擬的方法與背後的統計原理做一番深入淺出的介紹外,也注重同學要用模擬軟體如AweSim等來實際操作。除了期中、期末的測驗外,平常還會有許多實際操作演練的日常作業,希望藉此慢慢累積同學「從做中學」的能力,將來才能更得心應手地運用這套工具。.

這堂課也同時配有助教,希望能更有效地協助每位同學獲致良好的學習成效。系統模擬是一門應用廣泛且效益很大的課程,雖然課堂上教的主要都是最基礎的概念與應用,但仍希望各位有興趣選修的同學,能夠抱持著「不厭其煩」的學習態度,搞懂弄熟每一個環節。相信未來會帶給每位修習本課程的同學極大的收穫。

 


 


商研所專題演講:周正芳教授
            
 研究,都是從小小的動機開始 

 

What is Process Flexibility?若以工廠生產產品為例,為了面對需求的不確定性,一間工廠一定要能生產多種產品,但是不可能要求每間工廠都能生產每一種產品,因為這不符合成本效益,那既然100%的完全彈性太耗費成本,可否找到一個生產架構,其效率能夠在符合成本效益的條件下,又能極大化生產效率?這個議題在現今注重客製化、產品生命週期短、科技迅速進步、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愈顯重要;非常榮幸地邀請到在此領域有深入研究的演講者,新加坡國立大學管理學院(NUS business school)決策科學系的周正芳助理教授,畢業於台大數學系,於今年11月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拜訪母校,藉由這次難得的機會,來跟博士班同學分享近三年的研究成果。

Process Flexibility也可以應用在運送產品的過程,即本次專題演講的主題,在演講的一開始,周老師先show一些新加坡的新聞報導,一對外國夫婦有鑒於麵包店賣不完的麵包丟掉會浪費,於是成立一個food from the heart(FFTH)基金會來收集這些麵包,再由志工們分配給收容所或其他需要的家庭,每一位志工負責一條路線;基金會開始運作後,問題卻產生了!有115家麵包店簽約合作,要分配給95家收容所,共有192routes,如此龐大的配送系統造成了以下的狀況,麵包店剩下的麵包數量不一定(供給不確定),而收容所的需求是固定的,指定配送的麵包店剩下的麵包若大於收容所的需求還是一樣會造成浪費,但其他的收容所卻有可能因為配送的麵包店今天生意太好了而餓肚子,如何將前者多的供給分配給供給短缺的後者呢?

基金會不像營利性質的公司,有自己的車隊、人力去做這些配送的工作,在非營利性的條件下,要減少浪費,又不能讓自願幫忙、不拿薪水的志工們花太多成本在做配送這件事情;這個報導激發了周老師研究的靈感,希望能幫忙FFTH基金會研究出一種配送架構,來解決他們的問題。

將一開始提到的Process Flexibility套到這個麵包配送系統,為了將不確定的供給量分配給固定的需求,減少其中的浪費,讓每一間收容所都有愛心麵包可以吃,以圖來舉例,可以將3間麵包店連結到3間收容所(full flexibility),如圖一,這樣配送架構較有彈性,當第1間麵包店的供給短缺的時候,可以從第23間的麵包店去補足,這是最完美的配送模式,但是當麵包店與收容所的數量愈大時,這樣子的配送模式會耗費很多成本;於是周老師設計了一個model去測試若只做部分的連結,即部分彈性模式(partial flexibility),如圖二、圖三,1間麵包店只需配送到1~2家收容所,減少其複雜的連結,是否也能達到高度的效果,那又該做怎樣的連結才能最小化其中的浪費呢?

周老師先引用前輩研究的一個理論結果,初步地去架構自己的研究方向,但因假設的條件不同,前輩的理論不適用在FFTH這個案例,於是改變研究方向,設計了一個符合這個案例的model,由模擬的結果建議,原本1位志工只負責一間麵包店跟一間收容所,可以改成負責一間麵包店跟幾間收容所(前提是志工不用刻意繞路),將麵包店所剩的麵包從需求低至高的收容所配送,先滿足需求低的收容所,有多的麵包再往下一間收容所配送,此配送模式即為online partial flexibility,結果顯示,比起原本配送的方法,此配送架構可減少近7成的浪費;此研究的結果不僅造福了基金會增進其配送的效率,更可將這個研究結果應用在其他領域,譬如人與人之間網絡的關係。

周老師透過短短的一個半小時,清晰地呈現出她這三年來的研究成果,也讓我們了解原來研究的題材也能這麼有趣、這麼的生活化,能藉由對日常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觀察來激發自己研究的靈感,透過這場精采的演講更讓我們學習到研究背後的邏輯思考過程,從想法的建立到研究方法的應用,模型的建立,到最後結論的產出,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博士班學生一定從中學習到不少東西。 

 

 

註:圖摘自周正芳老師演講簡報檔)


 


商研所97級迎新
        
  轉動的血輪.傳承的火種                                                    商研一 鐘于心

 

        去年的這時,甫推甄上台大商研所的我,懷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走進了位於管理學院館一十樓的會場,參加由95級學長姐們所舉辦的推甄小迎新。轉眼間,大約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從學長姐手中接下傳承的棒子,輪到我們籌備推甄小迎新,藉由短短的一晚,讓今年推甄上的學弟妹們進一步瞭解商研所專業的課程設計、有機會與教授們近距離接觸及感受到商研所溫馨、活潑的學習氣氛!

緊鑼密鼓地籌備規劃

    商研所的生活究竟有多麼地充實?從暑假就開始起跑的四場招生說明會、新生Orientation,開學後每週不斷地課程作業與Case Study、商業競賽的參與,到為期一個月的期中考及考後的推甄小迎新,研究室幾乎成了大家的第二個家、中午吃飯時間更是成了討論小迎新活動進度的最佳選擇。

    延續招生說明會「啟航」的主題,小迎新以「旅行、尋寶」的概念,把活動手冊設計成尋寶圖信封,並將每桌布置成一旅行元件,象徵著商研所是一座大寶庫,蘊藏有豐富的資源,等著學弟妹們來探險、尋寶。隨著放榜時間越來越接近,籌備的腳步也越踩越快,要在期中考剛考完及剛放榜後的星期一就舉辦迎新,著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感謝大部分的同學們犧牲了美好的假日,一同聯絡學弟妹、製作美工、參與活動的彩排……,大家都希望能將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學弟妹們。

颱風夜的溫暖迎新

       活動當天,罕見的冬颱來襲,氣象局發布了海上颱風警報。由於共伴效應使台北一整天都下著雨且刮著強風,不禁令人擔心師長與學弟妹的出席狀況。這樣的擔心在看到原本空蕩蕩的活動會場陸續沸騰起來而漸漸卸下。在入場處,我們列隊歡迎著出席的學弟妹、在會場內不時可看到96級的學長姐與學弟妹熱烈地交談。活動在一段緊張的推甄過程影片後揭開了序幕,主持人介紹了商研所獨特的課程設計及所上種種精彩的活動,馬上吸引住學弟妹們的目光;所長致詞、師長問答時間及師長入桌與學弟妹們同坐,不僅為學弟妹解答疑惑,更直接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由去年重榜學長姐們所帶來的心得分享,預告著學弟妹們選擇商研所即將會獲得的點滴;輕鬆逗趣的小遊戲及聯誼時間,除炒熱全場氣氛外,更讓96級與97級學弟妹們有進一步認識、增進彼此情誼的機會。最後,推甄小迎新就在一段現場剪輯的活動影片中落幕,看著學弟妹們參與活動時的笑臉,及96級的大家整晚賣力的演出,影片最終的文案盤旋在心中,久久不能忘懷:「今晚……,最美的一夜,最溫馨的回憶,願未來的航程有你/妳相隨!」

 


 


博士班國際研討會
              第六十七屆管理學會年會                                              商研所博士班 白凣芸

 

美國管理學會是一個由學者組成的專業協會,主要在於創造和散佈與管理和組織相關的知識,現有來自大學院校、研究機構、企業界和政府等,超過15,000名遍佈全球91 個國家的會員,是目前全世界最老且最大的學術管理組織之一,而其每年舉行之Annual Meeting更是論文發表前最佳的試金石,每年與會學者多達34千人,在會議上發表論文,對我來說是種榮譽,也讓我有機會觀摩、學習來自全球各地學者的最新研究議題、研究方法與學者風範。

這次很幸運有機會獲得指導教授的支持與系裡的經濟奧援,參加由管理學會(Academy of Management)所主辦的2007 年第六十七屆 Annual Meeting Conference,共襄盛舉。85日與另一位與會同學一起展開美國之旅,預計經東京、華盛頓最終抵達費城,這是我第一次到美國,著實興奮,不過這次前往美國的旅程卻是驚險萬分,讓我體驗到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從已經自起飛地飛往費城的飛機因天氣的緣故折返回起飛機場;第一次在室外明明是炎炎夏日但室內卻冷得像冬天的機場發抖地度過漫漫長夜,第一次瞭解到以後搭飛機絕對絕對要帶一件「厚」外套,忽視老媽的叮嚀果然是不對的;第一次為了航空公司不肯退機費錢,以不流利的英語請航空公司服務人員爭論著我們堅決不要搭26小時後的才能飛往費城的飛機,我們願意從華盛頓轉紐約、再從紐約搭乘另一家航空公司的飛機飛往費城;第一次發現行李沒跟上我的班機,我們必須在兩個遙遠terminal的兩家航空公司行李櫃臺間跑來跑去,努力使喚著快不聽使喚的雙腳尋找行李;第一次體驗到行李不見時的驚慌失措;第一次體驗到在陌生費城market street上看到舊識--其泰學弟是如此感動,感謝他們夫婦指引我們來到預計下榻的Holiday Inn;第一次到了旅館覺得有熱水可以洗澡是老天爺的恩賜。

經歷了這一些第一次導致錯過第一天的精彩議程,不過議程的第二天還是打起精神前往會場報到,仔細尋找在台灣時已排定好要參加聆聽的場次,第三天則於會議中發表研究作品 — Customer satisfaction improvement with a hybrid dispatching rule in semiconductor back-end factories,雖然本次發表時間安排在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場次,參與學者人數不多,不過論文發表後,仍有學者提出具建設性的指教與評論,還是讓我收穫良多。

會議中我挑選有興趣Operation Management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的場次聆聽,收穫匪淺,學習到一些新概念,並觀察到在研究大方向一致的情況下,其實可以從許多不同角度切入,也能帶給學術界與業界不同的思維與管理意涵,為學術界的知識累積盡一份力,更可提供給實務界作為從事決策的參考。另外會中與多位傑出的外國學者交流,近距離觀察他們看待研究的嚴謹態度與談論到自己研究時的熱情,讓我深受感動,雖然研討會已經結束,不過由於資訊無國界性,相信日後仍有向他們請益機會。

會議結束後,我與travel mate 趁著空檔搭著特有的遊覽公車Phlash逛逛費城景點,並到著名Rodin Museum參觀羅丹鉅作 ,感受一下還沒來得及好好體驗美國歷史古都街景與氣氛,Philly真的很漂亮,是個既古典又現在的都市,這個古典與現在融合得又衝突得恰到好處的城市,正如在國家寶藏與偷穿高跟鞋電影中看到的一樣美麗、迷人。雖然的確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來到美國,不過踏上費城那一刻起,就會發覺一切辛苦都是值得。

此次有幸能在該學會的年度會議中發表文章實為榮幸且是一個相當難得、寶貴的經驗。能夠出席2007 AOM annual meeting要感謝的人很多,首先感謝指導教授的指導、系上提供的經費贊助,姚助教與嘉琪、大偉助教在申請經費上的協助,另外也要感謝在費城街邊帶領我們到達旅館的其泰賢伉儷與和我一起冒險犯難的travel mate,這次的研討會不僅僅是讓在學術上獲益良多,更讓我留下了永難忘懷的旅遊經歷,相信系上鼓勵博士班學生出席國際會議的美意,對於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提升博士班學生研究水準與學術工作者的養成絕對有相當之助益。

 

 

 

 

 

 

 

 

 


 


如何有效率地把書唸好
              時間,掌握在自己手中                                                     工管四 高典萱

 

工管系的學生高中時都曾是各校的皎皎者,但上大學後誘惑變多,多了社團跟愛情等等學分要修,反而無法兼顧課業了,本期的電子報邀請了工管四的高典萱同學來分享自己的讀書之道,高同學從資管系轉到本系來,一直都是書卷獎的得主,她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率地把書讀好呢?讓我們看看她的分享內容吧!

記得大二有一次上課時,老師問了一個大一學過的演算方法,全班沒有人回答得出來,老師很快地幫我們複習後,搖搖頭、嘆了口氣,非常失望地說:「你們每次碰到都要再學一次,這樣要浪費多少時間?大學也只有四年,為什麼不一次就把它學會呢?」就像老師所說的,大學不像國中、高中,不會再特地為大考花一年的時間複習,要唸的書和活動也比以前多,如果要一再重新學習,那要浪費多少時間?

 那要怎麼做才能有效率地把書唸好呢?大概有以下幾點可以分享給大家:

一、好的學習態度

好的態度是很重要的開始,如果告訴自己「我要這次就把它學好」、「這對我來說很重要」或是「這是我很有興趣的」,好的態度會帶來決心和動力,刺激自己好好走下去,在碰到難題時也較有毅力能堅持下去。就像大家可能有類似的經驗,覺得不重要或是不喜歡的課,可能只要天氣不好、或是心情不好,就很不想去上課,不去好像也沒有什麼罪惡感,作業或考試很難的時候就想說「反正也不重要,能過就好」。如果沒有好的態度,就如同在起跑線時就宣布「我棄權」。

如果碰到的就是不喜歡、覺得不重要怎麼辦呢?以前有位老師跟我說,「你要接受它,學會苦中作樂」。不久前在網路上看到一篇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的專訪,其中提到趙自強他從進入演藝圈開始,他做十件事,其中有九件半是不喜歡的。像膽子小卻要錄靈異節目、凌晨四點半才收工疲憊地回到家,聽答錄機卻發現五點十分又要去下一個工作,他都快崩潰了;可是他知道,要努力做那九件半不喜歡的事,才能有半件的機會,做他喜歡的事。如果不做那九件半不喜歡的事,可能連那半件的機會都沒有。

二、適合自己的活動分配

除了課業,還有很多社團活動、競賽、打工等大大小小的活動,想學的東西很多,可是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固定一天二十四小時,capacity不夠要怎麼辦?要怎麼做時間管理?這個問題就算問了很多很厲害的學長姊、同學或學弟妹,每個人的方法都不同、用在別人身上也不見得有效。就好像今天有個不認識的高三生跑來問你:「快要學測了,每科都好多,我不知道該怎麼唸,你可以幫我排個讀書計劃表嗎?」大部分人應該都會回答:「我沒辦法幫你排,最多也只能給你建議,有沒有效我也不知道。」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活動數量,要修多少課、要不要參加七個社團,七個社團都當社長、要不要參加比賽這些都要在評估自己的能力後決定,千萬不要看到同學都參加了,就想都不想地跟著跳進去,活動多不是每個人都應付得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能達到最大效能。

三、課前預習和課堂專心聽講的重要性

課前預習好像是很難實踐的理論,因為沒那麼多時間,但它真的很重要。以我高一自修數學的經驗為例,上數學課時,我常發現之前自己努力研究了一小時才搞懂的觀念和計算,老師五分鐘就教完了,當時覺得很嘔,難道我那一小時就那麼沒有意義嗎?可是後來高三我幾乎不用複習高一的數學,當時辛苦的每個小時都讓我省下了高三的寶貴時間。課堂專心聽講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知道,通常上課就聽懂的話,回家也不用花太多的時間複習。尤其是上課時有什麼問題,最好就直接問老師,就算是很白痴的問題也沒關係,因為花五分鐘聽老師講到懂,絕對比自己K書三十分鐘來得好;要讓老師和書是互補品,而非替代品。

四、有效的複習

複習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確認自己真的學會了、懂了多少。而且不是把老師說的話、課本上寫的文字能倒背如流就叫學會,那是會走路的二流影印機。有效的複習,首先最好是能不斷地自問自答,像:「學到了什麼?」、「為什麼要學這個?」、「以前有沒有學過類似的、能連結在一起的?」、「有沒有什麼實際應用上的例子?」、「如果改變假設條件會怎麼樣?」、「我能不能想出其他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想這些問題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通常在通勤時間想問題的效率都很好。

        除了自問自答外,另一個更能確定自己真的學會的方法就是:教別人。因為能講給別人聽,而且還要講到對方聽得懂,難度更高。除了自己要對內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外,還要了解對方是那個環節聽不懂,是不是自己表達得不夠清楚、要不要換方法、用什麼方法表達比較好。如果能講解到別人可以聽懂,甚至多教幾個人都很成功的話,那就代表你真的學會了。

 


 


校際游泳賽
              戰績輝煌、雀躍不已

 

1027日的下午游泳池畔熱鬧非凡,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全校游泳賽,雖然寒風徐徐吹來,但是工管系系團隊卻是熱情如火,尤其是大一新生初生之犢不畏虎,熱情又踴躍,以人海戰術報名參加多項個人賽和200M400M接力賽,希望能為本系爭取最高榮譽。

    本系的體育部長龐傑也帶著親友團來為大家加油打氣,並用照相機為大家拍下神勇跳入水面的歷史鏡頭,一波又一波的加油聲浪淹沒了整個游泳池畔:工管系加油~!加油!工管系加油! 選手們個個勢在必得,競爭相當地激烈。終於頒獎典禮上工管系得到全校系錦標的第3名,並且和其他四系共同為管理學院勇奪院錦標的冠軍,這是我們第2次挫敗醫學院和電機學院,戰績輝煌令人雀躍不已!

    非常感謝大一新生王業豪、趙崇易、康成安、林慧欣的鼎力支持全程參與,還有學長賴少偉、陳郁融、梁若梅、林軍綱、蘇瑛浩等自始至終全力以赴,還要感謝我們的管院院教官王潤身老師一起和我們水裡來浪裡去打拼接力賽。最後更要謝謝系主任郭瑞祥教授來到現場探望學生,鼓勵我們再接再勵,共享勝利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