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郭瑞祥 編輯:陳正邦.楊純蓉.薛筑勻.王惠芳

Volume:21  date: 2008/05/06



 



商研所校友學術論文研討會
              80台大,前進百大

 

411日「2008台大商研所校友學術論文研討會」,開啟了一場承先啟後的學術論文饗宴,適逢台大80年校慶,「80台大,前進百大」在在顯現出我們對於未來的期許與企圖心,本次的研討會,很榮幸地邀請到陳副校長泰然以及林副院長世銘的蒞臨指導,陳副校長泰然分享了他從中學以來的學術歷程與經驗,本系的陳鴻基以及陸洛教授也為此次的研討會分別發表了「Business ResearchProcess perspective」以及「學者必須寫作!」專題演說,為研討會增添了不少色彩。

臺大商研所博士班自民國七十六年成立迄今,已歷經數十個寒暑,培育出許多優秀且學養兼備的管理學術人才,廣布於台灣各個大專院校,除了為台灣的管理教育盡一份心力,在學術研究上亦有不錯的成果,藉由校友學術論文研討會邀請各方卓越有成的學者暨校友回母校進行論文發表及學術交流。依三大組別組織策略組、行銷組以及OM/TOM組分別於管院壹館三大會議廳進行論文發表。此次的研討會我們更是鼓勵博士班與研究所同學的參與,透過參與專業而嚴謹的學術研討會,以強化自身研究的厚實度,激發創意的思考,暢通學術的交流。

中午在10樓會議廳外的小廣場舉行盛大的午宴,早上因為有會議而無法前來的管理學院洪院長茂蔚特地抽空來為我們的研討會說幾句話,在用餐敘舊的同時,播放了台大商研所的回顧影片,影片述說著商研所的過去、現在以及對未來的願景,飽足飯後,繼續迎接下午場次的學術論文發表。

        此次的研討會能圓滿完成,首先要感謝本所姚助教及蔣助教辛勤地聯絡,以及其他助教的協助,在會場上忙進忙出的同學們,還有27位的校友論文發表人,20餘位的評論人,盡心地提出精彩的文章及評論,讓精益求精的態度,持續追求卓越的精神得以傳承,本系所的老師們亦不遺餘力地支援本次的研討會,擔任場次主持人,控制著每一場發表會的節奏,透過了這次的研討會,這些優秀的論文不但得以發表,更是臺大商研所博士班歷年來所累積的豐碩學術成果見證,也讓正在就學的同學們,可以從中獲得啟發。 
   

 


工管系推甄迎新茶會
              Fresh blood enrich BA life!                                        工管一 張 駿

 

這是一場歡迎學弟妹們進入工管系的盛宴,雖然只是稍微介紹本系的課程內容、師資、活動、或任何有關工管系的資訊,但最終目的,無異希望學弟妹能夠更了解本系,並思考與自身的興趣是否相符,再來決定此一緊繫著人生一大轉折的選擇---大學。

        茶會的前置作業是由工管系助教們規劃籌辦,而現場的佈置與幫忙則由系學會主辦、各年級學生幫忙而成。首先,學長們要求參加的各個工管系同學必須穿著正式,襯衫配西裝褲、皮鞋等等,而我們在管壹大廳及國際會議廳前都設有接待人員,在會議廳入口更有領導進入會場人員,每個接待人員都穿著正式服裝,也讓不少學弟妹們感受到工管系的專業與誠意。

        學弟妹與家長們陸續進場後,茶會順利開始,在經由司儀的簡短說明與分享後,首先由系主任開頭,為整場說明會鋪置開端。郭瑞祥主任稍微問了幾位家長的疑問後,便說明接下來的投影片或許能為各位家長解惑,爾後,工管系的介紹就此展開。有各個年級的必修課程、模組的介紹、科組與企組的差異,當然,工管系本身的歷史背景也是個重點,主任還說明了本系名稱的變化過程,而這整場說明會的重點,在於我們工管系與管院其他科系的不同,這是要讓學弟妹們清楚了解本系是否真正適合他們自身的興趣。工管系的精神就是讓對的人在對的地方做對的事,而充分瞭解自己,瞭解未來要就讀的系所,正是適才適所的第一步,我們還邀請了現在正在就讀和已畢業的學長姊來做經驗分享,我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在往後的四年間,發光發熱。

        學長姐分享完後,大家便移駕到佈置好的茶會地點,有許多茶點、蛋糕、餅乾、熱飲等等供家長與學弟妹們簡單享用。依照原先分配好的組別,每一組有幾位學長姐與幾位學弟妹、家長,就此展開熱烈討論,甫從高中畢業的學弟妹們當然對於大學有許多疑問,也有許多好奇,而已在大學處過一段時間的我們,正好可以協助他們了解狀況,並將自己當初高中的心情與現在經歷過大學生活的態度相互比較,告知學弟妹們應當如何調適未放榜的心情,或任何有關大學必備的常識,甚至,詳細介紹工管系的常態活動與規範、課程、交換學生、系隊、工管之夜、管鑰、以及大一應當注意的選課問題等等。

       在此過程中,家長似乎會特別關心學弟妹們的課業,是否會有不適應的狀況?或是本系的同儕素質是否會造成少數同學的壓力?另外,轉系、雙主修、輔系、交換學生等問題也是家長們所關心的。而我們也都一一舉出系內的例子來讓家長們了解狀況。而在這茶會短短一個多小時的分享當中,我也看到了許多家長與學弟妹們間的互動,更清楚了解所有人對於工管系的重視,或許應該要說,是對人生中一個重要關卡的重視。

        本次茶會就在大家熱烈的交換意見與分享中落幕,相信所有家長與學弟妹們心中的疑問都消除不少,而我們也用百分之百的熱忱,歡迎所有來參加本次茶會的學弟妹,順利進入工管系,為工管系增添新血,更加入新的活力。

   


 

 


Loreal行銷大賽冠軍參賽心得
            
 Brainstorming 前進Paris!                                           工管三  游尹筑 

  

        2006年的春天,當時的我是個大一的新生,意外地去觀摩了工管系學長姐進入Loreal Brandstorm行銷比賽決賽。雖然因為所學有限,對於內容不是全然的了解,但是他們在台上自信的表現,全程流利的英文簡報,甚至是臨危不亂的回答評審及席提出的問題,都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我就下定決心------有一天我也要參加這個比賽,站在台上接受這個挑戰。

        在大三這一年,終於有機會參加了這個比賽,並且很榮幸的和兩個大我一屆的工管系學長張凱群同學和徐仕豪同學一起合作。初賽的題目是分析Loreal旗下品牌---vichy防曬油的市場。起初我們毫無頭緒,每次見面討論出來的結論,總是在下次見面的時候就被推翻。原地踏步的感覺,有時候讓大家都很沮喪。但是這時候也建立了很強的團隊共識-------對我們來說,我們就是一個團體,所以個別提出來的意見被否決,是一件好事。這表示我們這一隊追求完美,而不是表示自己總是被否定。這樣的模式以前我從未經歷過,是比賽中最大的衝擊和收穫。

   一步步的分析終於有了結論之後,又開始準備投影片,英文講稿,包裝簡報的流程……等。就這樣在一個個熬夜的晚上之後,我們站上了初賽的舞台。疲累在強敵環伺的高壓氣氛下,完全消失,只剩下我們三個人緊張且蓄勢待發的心跳聲。當我們聽到我們的隊伍名稱晉級時,除了大叫大跳的狂喜之外,我們知道,有更長的路要前進。

   複賽的題目是根據市場分析為vichy推出針對年輕人的防曬油,並且制定行銷策略,會由通過複賽的七支各校隊伍,選出一隊代表台灣參加國際競賽。有了初賽的經驗之後,我們漸漸找到頭緒,但是接下來又有更多新的挑戰更多的任務要達成。其中最讓我們頭疼的是如何在廣告和產品的創意中脫穎而出,每個人絞盡腦汁地提出點子,還是無法讓三個人都完全滿意。無數個夜晚的爭論還有更改之後,終於在產品和廣告上定稿。我們開始和廣告公司、產品包裝公司合作,將我們心中的雛形用電腦繪圖變成真實的樣子。所有的事都可以像在市場中一樣,可以實際操作把想法變成真的。真得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複賽當天看到來自各校菁英的表現,讓我們比初賽更緊張,感謝工管系的同學大力相挺,到場幫我們加油,這種熟悉的感覺真的給我們很大的力量。當我們得冠軍之後,站在台上聽到台下來自工管系同學們歡呼聲時,真的很感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挑戰自己的極限,代表的是台大工管系站在台上領獎,為系上、為台大爭取到這項榮耀。有點心動的學弟妹們,明年一定要來參加!雖然犧牲了睡眠、念書時間、休閒的時間,但是回想起過程得一切---------不顧一切全力準備和衝刺,隊友間共患難一起笑和努力的經驗,我想我一輩子都不忘記。

 


 

 


你,妳,也能拿書卷!
        
  Find your own access to success!                                  工管三  金靖恩                                                             


 

 拿書卷?!不是絕頂聰明就是超級用功--這是一般人對於卷一同學的刻板印象,以前的我亦深信不疑--直到我自己也得到書卷獎。「絕頂聰明」、「超級用功」這兩個形容詞對我而言一點都不合適,若要硬套在我身上,也只像不合頭圍的冠冕,戴不下。我知道自己其實很平凡,也清楚自己沒有數學細胞,課堂上只要講到數學證明我的頭腦就會自動放空,左耳進右耳出。究竟我這個平凡又數學不好的人是怎麼克服障礙拿到書卷的呢?以下大致整理出幾個大方向和同學分享:

一、妥善排課

☆輕重交錯的課表☆

 大三之後學分雖然不重但各科分量均不輕,特別是牽涉到數量的幾門課,對我而言相當吃力。因此,早在暑假排課時,我就刻意安排一份輕、重科交錯的課表,讓自己不致喘不過氣。何謂輕重交錯?舉例來說,品質管理對我而言是重科,且開在早上,到了下午勢必會腦力疲乏,於是我選擇將氣氛輕鬆、沒有課業壓力的體育課放置其後。又譬如說,行銷管理課的報告相當吃重,而且上課必須專注,於是我下午便安排了不枯燥又能調劑身心的專題討論,作為一種休息。善用此種排課方式,到了期末時就能避免熬夜苦讀卻怎樣都讀不完的無力感。

二、不翹課&勇於發問

☆審視翹課的機會成本☆

 我相信大部分台大人可能都有不上課依然考高分的能力,但翹課真的會比較有效率嗎?此點因人而異。也許聰明的學生可以不用上課就把書讀好,但我知道自己並沒有絕頂聰明的腦袋,翹課的機會成本對我而言其實很大。每當我為了唸別科、或純粹想鬆口氣而翹課後,反而必須花更多時間把落後的進度補回來。認清此點後,我開始好好把握每堂上課的時間,以便能縮短課後複習的時程。

☆不懂就問☆

 數學從高二以來就是我的罩門,在數學基礎不佳的情況下,為了模組我還是硬著頭皮修了幾門數量課。那時心想:既然已經知道自己的弱點,就要努力把它補強。於是,我除了認真上課之外,考前更花不少時間「問問題」,緊抓著班上的強者或助教不放,只為了弄懂講義上每道數學式和統計觀念。勇於發問是我克服數學障礙的關鍵原因,我也深深體認:不需要怕丟臉--何必為了面子而喪失學習的機會呢?

三、早睡早起

☆把握早晨的黃金時光☆

 記得老師曾經在課堂上說過,他讀大學時,每天早上七點就到總圖唸書,讀到九點再去上課,並且藉此方式獲得高分。當時聽到其實很訝異,直到自己也開始早睡早起後,才發現早晨真的是讀書的黃金時段。因此,

從三上開始,我每天「逼迫」自己早睡,早上也盡量七點以前起床,實行一週後,不僅上課精神明顯好轉,我更發現清晨讀書的效率和理解力往往是深夜的兩、三倍。

四、懂得取捨

☆充實≠把時間表塞滿☆

 大二時我追求充實的生活,各種比賽和實習機會都想爭取,於是我進入華碩實習,其他課餘的時間又幾乎被討論報告和比賽給佔滿,每天晚歸。不只如此,由於天天晚睡,早上總是爬不起來,於是嚴重遲到、上課睡著成為常態,課堂學習效果幾乎等於零。這樣的日子平常也許撐得過去,然而一旦期末考週來臨,真的只有「噩夢」二字可以形容。忙碌了一年,自然身心俱疲、臉上的笑容減少、學習效果和生活品質低落,成績也不會太好看。後來才明白,讓生活充實其實有很多方法,沒有必要把自己弄得如此疲憊。

Nice to have, but not necessary

  仔細回想大二的生活,好像做了許多事,但每件事都沒有做到好,收穫也有限。因此在暑假時,我開始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優先順序,釐清自己究竟要什麼,再去審視大三上的眾多比賽和實習機會,是否真的非參加不可? It’s nice to have, but not necessary,每個機會都很好,但卻不是每個都必須掌握。

「取捨」是每個大學生都會面對也必須學會的課題。在管院,我們擁有豐富的資源和機會,但無論是實習、社團,還是各種商業競賽,背後都要付出極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本,很難樣樣兼顧。最重要的就是要弄清楚自己要什麼,如果不學會取捨,貪心的結果往往是一場空。

五、排對優先次序

 

        經過大二暑假的省思,發現真的有太多人和事情比讀書還要重要。信仰和家庭對我而言才是最珍貴的資產,然而大二的過度忙碌,卻讓我失去許多和家人相處的時間。於是我三上開始改變優先次序,把家庭和信仰放在首位,行程表裡不再排入比賽和實習,反而安排了禱告會、查經小組,以及家庭聚餐。以前堅持留圖唸書的我,為了爭取跟家人相處的時間,開始天天回家吃飯,試著在家讀書。奇怪的是,當我不再追逐自我的成就感,而更多把心力放在家庭和教會的事情上時,我的課業竟開始進步。和功課無關的禱告會、查經、與家庭聚餐,反而成為我考前放鬆身心的珍貴時光,讓我重新得到力量,可以再次面對複雜的數學和沉悶的書本。期末考時我就靠著信仰和家庭的支持,每天依然保持愉快的心情。排對生活的優先次序不僅讓生活更有秩序,也能避免得不償失的遺憾。

 


 

 

 

專訪陸洛老師
              她從海上來...

 

  最近常見一位外表纖細、衣著大膽鮮亮、見到人總是掛著熱情燦爛的笑容,舉手投足間,似乎源源不絕的青春活力不停地感染著身邊的人,有著美麗倩影的女子穿梭於管院壹、貳館之間,很容易就看出她的與眾不同,卻又是無架子的老師兼益友,她是工管系上學年度新聘的教師陸洛老師!

個人求學階段

  陸老師從小的教育都在大陸,出生於上海這個繁華的都市,其父母對教育的看重,為陸老師的現在成就奠下扎實的基礎。陸老師從小從未加入過補習班進行補救教育,都是在家、在校完成學業與累積文化素養,她的二舅是她最佳的良師兼戰友,從小在數學、哲學、藝術、語言學等方面帶給陸洛老師不間斷的獨立思考與學習。大陸的學制,從國中以後都要參加考試,高中部分依序分為市重點高中、區重點高中和一般高中三種等級,中專為近似台灣的高職;到了大學,大家會參加全國聯考,進入全國重點學校、省市重點學校或一般學校等三種等級。在當時,由於城鄉差距甚大,陸老師的部分同學即便是進入了全國重點學校,對英文26個字母卻完全陌生,好在,陸老師的二舅在給陸老師學習英文上,引進當時最具權威的「林格風」全套英式英語教學錄音帶,讓陸洛老師自幼對英式腔調瞭若指掌,這對她日後在英國牛津大學的學習環境,如魚得水,幫助很大。

  陸老師花很少的時間在讀書上,從小一路都是邊玩邊學習;自幼名列前茅的她,還是一名舞者,從小就加入「小天使歌舞團」,一週請假三、四天去表演或接待高關公幹都算正常,同時,她的父母卻相對要求頗高,課業不許在全校三名之外。陸老師在高中時,曾經拿過許多比賽殊榮,含詩歌、數學、作文等,她的作品甚至至今仍存放在日本友好城市橫濱市。高中期間,老師找她與同學共組讀書小組討論哲學經典,最後還集結成冊,獲選全國高中最佳讀書小組獎,此時,陸老師出了自己的生平第一本書。高中三年的課業,陸老師只以兩年就跳級直接保送進入大學,放棄了人人稱羨的新聞系和醫學系,這在當時分別是文組和理組的第一名科系,可能受到母親是護士常常對她說醫界黑暗面的影響,她堅持選系不選校,在華東師範大學完成她的心理學專業學習。她認為,自己不想成為統計技術的工具做分析大量的資料,而是在學術中增加廣度與深度探討人與社會的問題。她對人、對社會有興趣,以理性的角度做事情上的判斷,並以感性面接觸人群,讓自己的生活隨時處於平衡。

  進入大學的陸老師,仍然是同時活躍於學業、蹺課、體操社團、與戀愛,即便學校明文規定不准談戀愛,她認為校方並未確切闡明談戀愛的定義為何,她也因此常遊走校規灰色地帶,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她依舊以全A的好成績畢業。在大學中,陸老師深受一位年輕的女老師的影響,她的思想開明、與學生互動猶如朋友,在在帶給她讀書中、生活中不一樣的激盪,不同於其他的老教授,陸老師也期許自己將來若為人師表,一定也要好好引導學生討論學習。在大陸的大學教育,陸老師印象中,最好的部分是讓她有接受通識教育的機會,學習成為通才;然而,最差的部分,則是遇到專業科目老教授只是千篇一律把課文唸過,毫無深度廣度學習可言,這使得陸老師剛進入牛津大學的前幾週,到圖書館猛然K書,一下子就把大學四年要學的專業都補強起來。

從事教書階段

  陸老師認為進入了大學,不再是靠老師「餵」知識,而是要主動「追」知識,瞭解自己要什麼,勇敢追尋,機會走了就沒有了。陸老師喜歡做研究甚過「教」人,常常以朋友「玩遊戲」、對等心智「討論學習」等方式,從彼此身上互相學習;老師讀書時,會把書本化作一張圖,將其最基本的架構浮現腦中,再依序畫出小的分支結構,最後用其想像力、詮釋力填入血肉部分,如此,整本書就被陸老師運用化繁為簡、找出核心的方式讀通了。

 在陸老師心中,自己肩負著中華民族的社會責任,在社會賦予其菁英角色之後,陸老師以其特有的文化涵養與專業素質,希冀傳授給下一代,進而對社會有所貢獻;她畢生專注於下一代的培育,渴求見到學生主動積極,勇敢展現向上的事業企圖心,為的是努力拉拔華人人才成為世界的核心,穿梭國際、站在世界的頂端,華人一樣可以表現超越其它國籍的人!她深切希望有朝一日,華人能成為國際社會上的主宰。

        那麼,對陸老師來說,有什麼座右銘時時敦促老師自身精益求精呢?那就是「不用事事成功,但要事事經歷」。你/妳以為陸老師很幸運從小到大總是成功嗎?人人都有失敗的經驗,陸老師不怕失敗,只要勇敢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最後的勝利終究會到手裡。陸老師也在此鼓勵學生:「先學會做人才學會做事」。常常看到陸老師笑容滿面,究竟How to keep a happy heart leading to being healthier? 那即是Play hard, and work hard! 願所有工管系和商學所的同學念茲在茲,從現在起,為自己、為身邊同學、為社會整體未來的下一代,訓練自己擁有獨立思考的信念與能力,世界總有一天因你/妳而轉!

 


 


課程介紹-科技概論與產業運用
              非理工背景的你,也能了解科技產業!

 

廿一世紀「知識經濟」的興起,成為引導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不但改變了傳統產業的交易模式,也造成了產業結構的變化,政府更是以將臺灣發展成「科技島」為主要施政目標,可見科技產業是所有大學生必需了解的。
    
由於科技產業有很大的就業市場,而且不論證券業、金融業、科技管理及科技法律等都與科技產業息息相關,但非理工背景的同學往往很難了解各種科技產品的科學原理及製作過程,甚至被許多專業術語所困擾,因此在做市場投資與分析時常對科技產品一知半解,間接減少了非理工背景同學們在未來就業市場上的發揮空間。
    
本課程為全校首創,將高科產業相關的高新技術,以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給非理工背景的同學,內容包含當前最熱門的奈米科技,光電科技,通訊科技與生物科技,內容注重一貫性,適合非理工背景的同學們做為了解科技產業的入門課程。本課程之規劃以範圍寬廣與難易適中為特色,結合產業分析與技術實務,詳述各領域之現況與未來,並以淺顯易懂的授課內容,帶領非理工背景的同學們進入科技產業,使同學們對科技產業之專業知識先有概略的認識,相信對同學們將來的就業必定能產生極大的幫助。本課程內容注重一貫性,適合非理工背景的同學們做為了解科技產業的入門課程。

       本課程使用曲老師親自撰寫的書:奈米科技與微製造產業技術實務、光電科技與磁儲存產業技術實務、通訊科技與多媒體產業技術實務、生物科技與新能源產業技術實務。其中,前半學期著重在基礎有機化學、基礎生物化學、到近代生物科技,內容含有機化合物的種類與命名、高分子與聚合物、胺基酸與蛋白質/酵素與抑制劑、DNARNA/細胞核與染色體、染色體/基因與基因組/單株抗體與抗體藥物和單株抗體/生物晶片/生物複製/幹細胞與臍帶血等;課堂中老師以生活周遭簡單的例子解釋,並把書本中重要的核心摘要標出,不厭其煩反覆講誦,讓同學一下子融入情境就學會,下課時,同學也熱烈的與老師不停討論。

        曲老師上課常常提醒自己與同學:學習的目的在「學習捕魚的方法,而不是請別人捕魚來給自己吃」,因此,學習高科技一定要有耐心的了解每一種科技產品的原理、發明的原因及應用在哪些地方,這樣將來遇到自己不了解的科技產品時,不但可以自己閱讀與學習,要請教相關的工程專家也很容易,甚至可以正確看出科技未來的發展方向。老師還期勉即將畢業的同學終身受用的12句話,包括他本人常常念茲在茲的關鍵:眼高手低,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放寬放遠眼界,親手親身將工作從最低的地方做起,腳踏實地、用力學習,投資累積自己學習紮實功夫的資本;最後,曲老師更以電影「恐龍」諄諄教誨: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精采的電影,這部電影會有怎樣的結局在於自己的抉擇,以及所遇到的人。

 

 


 

從大學生到地球人
              知名作家王文華演講

429日晩上不到7點,B1國際會議廳已擠滿來自不同學院的同學,到底是何方神聖,讓同學在沒有餐盒的誘因之下,還願意在晚上的off時刻前來聆聽他的演講?原來是知名作家王文華先生的蒞臨,前來分享他的求學和職場旅程,以及如何從大學生到活躍於國際舞台的地球人。

本次的演講為台灣應用材料公司「2008第五屆創新科技種子營」校園講座,本系有幸受邀為協辦單位。

王文華先生一開場即以幽默的言語活絡全場的氣氛,他丟出了一個問題,「你在大學學了什麼?」,有同學回答「時間管理」、有人回答「工程數學」、也有人回答「氣質」、還有人回答「學到我還有什麼不知道」;王文華學長說他學到了愛情,學到了許許多多有趣的選修課程,也參與了社團,參與過實驗劇團,曾與同學組團到歐洲參加辯論會,辯論題目為「Sanction work!」,當我們可能還不太清楚sanction這個單字為何時,國外的大學生已經在思考sanction的利弊得失了。藉由參與大大小小的活動中,去培養自己的國際視野,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從活動中去認識真正的自己,高中以前的教育老師會給你標準答案,但進入大學以後,每個人生課題都是申論題,每個選擇只有單選題沒有複選題。

當進入史丹佛MBA就讀時,王文華學長才體會到自己的渺小,以往在台灣是最優秀的一群,但在課堂分數佔50%的學習生態下,課前若不下苦工事先準備,是沒辦法生存下去的,因為大學不是商科背景,所以沒有實力至少臉皮要夠厚,不懂的就問其他同學,努力再努力,王文華學長以「Small but Tough」與大家共勉之。

從史丹佛畢業後,王文華學長選擇了財金領域的工作,雖然對財金沒有很大的興趣,但這份工作可以讓他在國際舞台上伸展,陸續在紐約、東京、弗羅里達州工作。

雖然這個講題似乎有點老生常談,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國際化的重要,但有多少人已經準備好邁入國際化的舞台?又有多少人已經站在這個舞台上了呢?每當參與聆聽演講者豐富的人生經歷,往往都會激發一連串的省思,與積極向上的鬥志,希望同學們能謹記著今晚的省思,攜帶著鬥志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