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戚樹誠 編輯:陳正邦.楊純蓉

Volume:25  date: 2008/09/30



 



戚主任的勉勵
              展望新學期.迎向新挑戰
             

       新的一個學年度又開始了!但願我們每一位都能夠以一顆既興奮又期待的心來迎接新的挑戰!在未來的這一年中,我們將舉辦工管50校友回娘家系列活動,商研所也已經邁入第36年,我們很榮幸參與這個歷史悠久的系所!在工管商研的大家庭中,希望我們都能夠彼此勉勵,好好把握並且珍惜每一刻相互學習的時光!

       在每位老師的認真用心與協同合作下,我們設計出全國最頂尖的企業管理教育課程,也締造了難能可貴的成果。台大商研已經連續兩年獲得外界肯定為全國MBA的第一名,這是對本系所老師們最大的肯定與鼓舞。不但如此,我們的同學們也屢屢在競賽中獲得佳績,同學們的表現實在太棒了!而且我要利用這個機會感謝老師們的費心指導,由於你們的參與,讓同學們不但能夠學習到如何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更體會到老師們的治學風範以及做人處事的態度,我覺得如此的學習歷程是更為寶貴的。在新的一年中,個人期許大家不要就此滿足,而是更多的充實自己,更多的貢獻所長,將自己所學的用於服務社會、造福人群,讓這個世界因我們而更美好!最後,敬祝大家在未來的一年都能心想事成!平安喜樂!

 

 


 


專訪新進老師:郭佳瑋老師
              工管系的生力軍

        從這學期開始,工管系商研所這個大家庭又將增添一位生力軍—郭佳瑋老師。郭老師在供應鏈方面的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對於供應鏈方面的議題,也有自己的精闢的見解,尤其是在探討供應鏈之間的訂價與收益問題,有一番獨道的創見,而除了供應鏈方面的領域之外,郭老師也精於統計學及作業管理的範疇,因此在接下來的這一學期,郭佳瑋老師將在系上與郭瑞祥老師一起合授大二的「統計學」,以及商研所的「作業管理」的課程,除此之外,佳瑋老師也獨自開授了一門「收益管理與訂價」的選修課,相信老師豐富的學識,會讓選到這幾門課程的同學有入寶山不虛此行的感覺。

         郭佳瑋老師本身就是工管系工管組的畢業校友,於民國八十五年進入工管系,在大學的四年期間,工管系具有深度及廣度的豐富課程讓老師可以廣泛地吸取知識,發展自己的興趣,而在眾多的課程中,對作業管理及供應鏈方面的領域產生了興趣,因此在系上修習了許多這方面的課程,尤其是郭瑞祥老師、賴聰乾老師及蔣明晃老師所開授的專業課程,而這些扎實的課程訓練,也為郭佳瑋老師爾後的求學生涯打了深厚的基礎。在大學畢業後,郭老師決定到國外繼續深造,最後於美國密西根大學修讀工業工程領域的碩士,在一開始的國外求學生涯,郭佳瑋老師並不確定是否要唸博士,因此在唸碩士之餘,也慢慢思索是否要朝向學術的路途發展,在經過了自身的觀察及與指導老師的深談後,念完碩士一年級後,也決定要再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

        長年在國外求學的經驗,使得郭老師對於人生別有一番體驗,郭老師特別有兩件事情要提醒並鼓勵系上的同學們:「第一、要多交朋友,用真心交朋友,而且是各式各樣的朋友,因為人生就是這麼有趣,朋友總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及地方跳出來拉你一把,幫助你度過難關,而你也會在很多偶然的情況下幫助了自己的朋友渡過難關,人生的寬度也會因為朋友而更寬闊,多交一位朋友,可以讓你有多一點的角度看世界。第二、語文非常重要,尤其是英文,因為現在的世界已經是一個全球化的社會,具備有溝通能力才可以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具有競爭力,英文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把自己的英文能力磨練好,才可以具備世界村中最基本的競爭力。」在國際化腳步越來愈快的環境之下,郭老師以自身的經驗分享給各位同學,盼與各位同學共勉。
我們很高興,有這樣一位優秀的老師加入工管系這個大家庭,相信他將會帶給我們更多智慧火花的激盪,使工管系擁有更豐沛的學術能量,郭老師豐厚的研究及教學實力,定會與工管系商研所激發出絢爛的火花!
   

郭佳瑋老師基本資料: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
Ph.D., Industrial & Operations Engineering (IOE)

Research Interests
􀂃 Operations Management/Marketing Interface
􀂃
Revenue Management/Dynamic Pricing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Game Theory


 


攀爬學術高峰的起首式
            
 商學研究所博士班迎新--學術生涯的新里程碑

        8月25日是商學研究所博士班充滿喜悅的日子,在這天為博士班97學年度的新生們舉辦迎新活動,出席的新舊生相當地踴躍,活動開始由戚樹誠所長主持,亦有行銷組召集人張重昭教授及策略組的陳忠仁教授共同與會。

        首先由戚所長代表所上致賀詞歡迎新生報到,所長談到商研所新的研究內容,並對商研所博士班過去成就、現在發展與未來遠景,對新生作一番詳細的介紹,讓新生得以早日融入商研所博士班這個大家庭。戚所長首先歡迎大家加入台大商研所研究團隊,並勉勵同學在學期間除投稿SCI、SSCI期刊外,應努力研讀商學領域的知名經典著作,各組博士班論壇也應積極參與。緊接著由各組召集人介紹各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行銷組張重昭教授提及,博士班的訓練除學術研究外,教學也需並重,畢竟未來大家大多選擇為人師表這個職業,因此多觀察教師教學方法,擔任教學助理磨練與同學溝通的技巧,「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若能於博士班期間汲取教學經驗,未來的教學工作可駕輕就熟。期刊發表雖為畢業條件,但若為發表研究期刊而忽略了管理經典閱讀,是浪費可惜的。

         策管組陳忠仁老師則表示,念博士班的時間與學術實力一般都成正比,所以不要求快,應紮實的念,如練功一樣,基本的馬步要做好,打好基礎。學術生涯是長遠的,若能於博士班期間磨練出高超的研究能力,才能於管理學術圈屹立不搖。台大追求頂尖大學,我們訓練的博士班學生也向世界的水準看齊,在台大優質的學習環境裡培養出來的博士班校友,說不定未來也是台大極力爭取的師資來源。
除了教授對各組進行詳細精彩的介紹外,新生也提出許多相關問題向教授請益,迎新活動就在姚助教為大家準備的可口午餐,和熱烈討論聲中暫告一段落。

        用完餐後就由學長姐帶領著新生,參訪教學館的博班研究室,此時充滿好奇的新生非常開心地望著即將朝夕相處的研究室,大家對於研究室座位的安排與讀書環境都給予極高的好評,也相當滿意所上的種種安排,研究室的維護管理首推嘉琪助教與佳滎同學的用心投入,而研究室管理人也順便進行交接,今年度由博班二年級的榮華同學擔任管理人服務大家,整個博士班的迎新活動,就在一片歡樂聲中劃下完美句點,雀躍的新生們亦將在此展開其學術生涯另一個新的里程碑。

 
 

 

 


我在台大商研所的第一堂課
              充實又充滿新奇趣味的orientation                                       商研97級 吳惠婷


       『原來我接到的不是新生訓練內容通知,而是活動內容票選?!』當我點選所辦新生訓練通知信件時,我所預期的只是一連串條列點的須知事項,就是那種彷彿在自己的耳邊會不自覺地響起字正腔圓的須知宣布: 第一,時間;第二,地點……。但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系列新生可能會有興趣的主題,供我們勾選。所辦貼心且獨具的活動設計方式,讓我打從一開始便迫不急待地想要一窺究竟,到底已經制式化的新生訓練活動,會不會有不同的面貌?

         當天,一路踩著豔陽灑下的餘光小徑來到位於管理學院一館的玉山廳。以個案教學精神為主而設計的互動式教室,讓人一踏入就感受到四周人群凝聚的活絡氣氛;而每個座位都經過精心安排設置,因此沒有所謂的『教室的死角』,於是讓每個座位、每個角落都有了意義。室內光線柔和得宜,也讓人都顯得精神奕奕,得以專注於第一個活動:所長談話以及商研所課程簡介。所長首先先將商研所的目標以及概況做詳細的講述,但並非長談闊論,反倒像是閒話家常的感覺,讓人覺得很溫馨。接著便希望大家寫下心中對未來就學期間的疑問,他會一一檢視分類後,再統一回答大家。我覺得這樣Q&A的方式很有效率,也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接著是模組召集教授的課程介紹,雖然只是概括的內容簡介以及課程說明,但也有助於新生對於未來選課規劃先有一些輪廓,更加有效安排自己的課程。

         很快就到了中午休息時間,更令人驚喜的是,中午用餐的形式是西式buffet!大家可以在自助用餐的過程中與更多同學或是助教們互動,在這樣的氛圍下用餐讓人感到非常輕鬆自在。午餐過後緊接著就是個案時間,一開始先由學長姐們帶領我們小組討論一篇關於決策機制的小個案,從中可以由學長姐身上學到一些閱讀與思考個案的技巧以及重點;接著由朱文儀教授帶領大家一起逐步剖析個案,首先抓出問題點,然後經由個案資料剖析問題發生的背景以及可能原因,最後整體整合我們討論的論點,並揣想可能的解決方式。在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得以順著邏輯推導,一步一步貼近問題核心,這正是我覺得個案教學最與眾不同之處。經過小個案的體驗,讓我們更加了解以後上課與教學模式,也對個案討論模式有初步的了解。下午的活動緊鑼密鼓,一個接著一個,最後在PayEasy.com總經理林坤正的精彩演講下劃下美好的句點。林坤正總經理以身為女性購物網站龍頭的自家公司PayEasy.com之興起背景,來談論並分析國內B2C的沉浮興亡史。自從網際網路興盛以來,網路商店逐漸開始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增加,而經由林經理對於許多產業在網路上的通路開拓之分析,讓我們得以理解為何他認為lock-in effect適用於說明網路商店是否得以持久的關鍵因素。聆聽演講的機會雖然不少,但在商研所總能接觸到最多元且最知名的業界人士分享經驗,這也是讓人非常印象深刻。

        商研所新生訓練活動竟然如此豐富,不流於慣例或只是形式。在短短一天的時間內,我卻對未來,似乎在各方面都可以有所對於自己的定位。充實又充滿新奇趣味的一天,我想我可以確定:台大商研所的第一堂課讓我不虛此行!!


 

 


 

 

 

2008台大商研所招生說明會
              商研大富翁-突破關卡、堅持夢想、邁向成功                      商研97  陳采萍 

        台大商研所有許多眾所矚目的年度大事,招生說明會就是其中行之有年,同時又讓碩一新鮮人趨之若騖的超人氣活動。原因很簡單,一來能肩負推廣台大商研所知名度及多元化之特色,進而吸引各界菁英就讀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這對新生來說,是一生難得的實作機會,能夠與來自不同背景,將來會到不同領域發展的各方高手攜手合作,為打亮台大金字招牌共同努力。


以「商研大富翁」再創話題
         經過熱烈討論及票選後,今年的招生說明會主題「商研大富翁」,除了能以商研所獨特的活潑人文氣息來整合招生說明會的各項活動,更貼近現今年輕學子的生活,促使同學對招生活動產生高度共鳴;更重要的是,期盼可以勉勵同學面對每一道艱難的關卡,堅持每一個偉大的夢想,邁向下一個成功的里程碑。
近年來,MBA企管教育越來越興盛,管理類研究所大幅成長,然而,台大商研所的聲望在企業或是同儕間一直以來卻是無人能出其右,很大的原因是有堅強的師資陣容及創新整合的課程定位來培養頂尖專業管理人才,因此,今年招生說明會定位在於成為系所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媒介,以「系所課程介紹」為主,「應考經驗分享」為輔,進而達成「與人才結緣」之目標。

深入淺出打造每一場說明會
         這次的說明會,一共有四大場次,除了八月份在補習班舉辦過一場次外,九月份則分別在台大管理學院、政大商學院,以及交大綜合一館分別舉辦了說明會。系上的老師們也都熱烈地幫忙這些場次的說明會活動,包括了戚樹誠所長、蔣明晃老師、余松培老師、游張松老師、陳鴻基老師以及陸洛老師等,都共襄盛舉出席活動,使得這些場次的說明會格外精采。到場的每位老師除了詳盡地介紹完自己教授的課程後,也開放讓現場的同學有機會進行即席問答,使參加的同學紛紛大呼值得,能獲得寶貴又難得的知識和經驗,咸感收穫豐碩、滿載而歸。
接著,對於要參加甄試及考試的學生,這次招說會還有來自不同領域的商研所同學,分別在「應考心態」、「讀書方法」以及「考試技巧」上,分享自己的應考經驗談,為考生由內而外打底,建立明確的學習方針。
         說明會的最後,則是介紹商研所的另一特色:課外大型活動,商研所的學生往往能在這些活動裡,培養出獨特的個人特質與團隊合作的技巧。並以影片的方式,感性又幽默地帶出交換學生、企業實習與個案比賽等商研所多采多姿的生活。並在主持人感性的勉勵下,為活動畫上完美的句點。


同心協力盡善盡美
         這次招說會能夠圓滿的落幕,很重要的是商研所團隊的用心合作。正所謂「在管理學院,重要的東西不一定是在課堂裡。」今年暑假期間,商研所97級全班幾乎都參加了這次活動,雖然大家來自不盡相同的背景,但是都有能為活動付出的熱忱。於是乎,從文書、公關到活動,招說會的每一項工作都是有人自願出來負責的,而且每一個人都會盡心盡力做到最好,而R97全班也在這次活動中培養了良好的默契和堅定的友情。

 



熱力四射工管系迎新宿營
              工管精神的傳承就此開始                                       工管100  黃冠儒
        延續著過往,工管系百一級宿營的棒子輾轉交到我的手中。接到時當初一直在想:「我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辦出一個最棒的宿營呢?」那時的我並沒有太多的方案,只有一個理想:我要讓百一級學弟妹每個人都笑的天真燦爛!而這股熱情一直支持著我,從五月的總召選舉到八月的緊密籌備階段,甚至是營期中九月上旬。每當自己覺得鬆懈疲倦,就會幻想每一位進工管系的學弟妹開心笑容,這些笑容總是給了我源源不絕的動力。
         儘管如此,我還是千分萬分感謝每一位一百級的同學,還有幫忙的每一位學長姊、家長,以及系上的助教、系主任,和每一位關心祝福過宿營的人。就是因為有大家有形和無形的幫助,這次的宿營才能夠如此成功。

因此,在這裡要特別向所有幫忙過我,給過溫暖支持的人大聲說:謝謝你們!

         時間拉回到9/9早上。看到人群絡繹不絕地聚集,想必大家是興奮且期待的,雖然老天突然來了一場急雨,但是大家心中的熱情並沒因此而熄滅,十點剛過就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在集合地點集合了。於是十一點準時在這次活動的地點--明德會議中心,揭開了這次迎新宿迎營的序幕。
        活動一開始就感覺到百一級那股活潑外向的心。短短時間內,小隊成員間的感情和熟悉度馬上熟絡起來,完全反映在中午的用餐氣氛上。雖然因為座位問題小隊輔無法和小隊員坐在一起,但是每一桌的談笑並未因此消失。他們發展出了自己的互動模式,「這一屆的學弟妹真是活潑呢」,也真的要謝謝系上的大家長:戚主任千里迢迢的遠從管院趕來明德,向百一級的學弟妹說話,也慰勞百級的同學。大家都感受到了系上大家長溫暖的心,更增加了對工管系的認同感。

         下午的團體大地時間,每一位的學弟妹都很用心的解決眼前的難題。在互動中激盪出彼此的火花。三個小時下來,我看到的不只是認真參與的疲勞,還有每個人那閃亮的眼神。這股氣氛,我相信百級同學也感覺到了─一種最純真的喜悅與拼勁。在學弟妹烤肉烤的不亦樂乎的同時,百級的同學正緊鑼密鼓的彩排,我們決定以一場高水準的晚會來回報學弟妹的笑容。

         晚會中的每一個節目,都獲得了學弟妹的滿堂喝采,就連在旁邊觀賞的我也發出了自內心的感動。兩個月來的苦練,在這一刻幾乎每個人都拿出了自己120%的本事來演出。一百級的同學們有你們真好!
雖然一陣停電打亂了歡樂的氣氛,騷動不安的學弟妹尚未察覺到幾可亂真的「假案」正在舞台佈點,場外的工作人員正前往最安全又最恐怖的位置待命。一場試膽大會就在陽明山的山腳下展開。學弟妹在野外的一聲聲的驚呼聲,都幻化為結尾劇揭曉時的讚嘆聲。其後的假隊員揭發更是把氣氛帶到了最高點!

        第二天早上安排的是RPG,趁著早上不很熱進行很耗體力的活動。學弟妹的心得都是:好玩!而下午的團康時間,以分組競賽方式進行的團康激起了每個人的求勝心,雖然被雷霆萬鈞的雨聲所干擾,但是依然蓋不住歡笑和呼喊。晚餐的活動是野炊,發覺了不少大廚呢!而且野炊比烤肉更有好玩的氣氛。畢竟烤肉大家經驗豐富,煮飯就不一定煮過幾次了。由於下雨,營火晚會改在室內堆木柴燒蠟的備案解決了困境。雖然火光不大,但是大家用一百多顆溫暖的心照亮彼此的心扉。營火晚會用天燈畫下完美的休止符。天燈搭載著每個人的願望,乘風而起,降落在遠方,為每一位剛入大學的新生許下不悔的諾言。在起飛的那一刻,每一位抬頭仰望的人,都是真心誠摯的希望願望會實現的吧!

         在這個晚上,學弟妹與學長姊沒有拘束的交流、熟稔,百一和百級的關係更拉進了一步,對於新生來說應該是很棒的事吧。晚上每一位學弟妹都苦心在想發表的事情,絞盡腦汁呈現出最棒的自己。從這一刻開始,百一級的學弟妹們就再也不是新生,他們已經是徹徹底底成為工管系的一份子了!歡迎你們!

         再來就是工管系的傳統,工管之星選舉。如果發表靠的是事前準備,那工管之星靠的就是臨場反應。今年的十位候選人也非常出色唷!你們都很勇於表現自我,要在未來好好保持下去!工管之星最後由大家的推舉所產生。大家都以為營隊要結束了。想不到…活動中還有兩位學長辦演的假新生才在這時候曝光(張至中和許明倫),真的是三天以來最大的驚奇!整個營隊high到了最高點,也在最歡樂的氣氛下,結束了這三天的營隊。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的特別快…一眨眼營隊已經過去一個禮拜,但是鮮明的印象總是深深地烙印在腦海中。這次的營隊,沒有每一個人的參與,每一個人的幫助,學長姊也好學弟妹也好,都是辦不起來的!在最後,就以熱情的掌聲,歡呼這一次的營隊吧!百一級的學弟妹!希望你們以後,都會記住這次永生難忘的迎新宿營!
 




大一新生指導日
             
新.活力.熱情---工管系的新血輪                              工管100  廖鈺瑄

又是一個新的學年,新生的加入,總是為工管系注入了更多活力。

  今年因為特別的機會可以幫忙新生入學指導日,也讓我有更多機會認識這群百一級新生。入學指導日的前一天剛好是迎新宿營,讓學弟妹們在這一天帶著對工管系最高的熱情正式踏入了台大,因此源源不絕的熱情正展現在當天的活動,尤其是在管院說明的那段時間,我看到了一群活潑熱情的新生,他們有種天真無畏,對於台上的事,不會吝嗇自己的熱情,和主持人互動,給予掌聲,給予回應,充分呈現工管系的最大特色。

  從早上陪學弟妹們到新體育館參加新生入學典禮,再一次感受當初剛進台大的感動;中午和他們一同共進午餐,體會大一新生的興奮與期待,提醒自己永不要忘記自己最初對這一切的熱情;下午也一起聽了管院和系上的介紹,管院的時間,我以工管系的熱情感到驕傲,系上的時間,戚主任的話和學長姐的經驗分享,何嘗不是大一新生來台大的第一份禮物,學弟妹們聽了之後會有個好的開始,而我自己聽了,讓我的大學生活也能更上一層樓。

  想起去年還是個小大一時,學長姐給予的幫助和指導,就覺得今年一定也要給學弟妹們一些什麼。陪了大一新生一整天,加上之前迎新宿營的相處,我深深感到工管系的未來是可期盼的!當我們辛苦付出時,學弟妹們總是適時給予最貼心的回饋,幾句窩心的話語,透露了大一的單純與懂事。而這屆學弟妹也徹底將工管系是個大家庭的氣氛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剛進大學,但勇於表達自己對於系上同學的熱情,讓大家更有凝聚力。

  歡迎百一級的學弟妹們,很高興認識你們,讓我們一起為工管系努力吧!
  

 
 


博士班國際研討會與會心得:AOM
               2008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博士班  沈其泰

這次是我個人第二次參加AOM的年度研討會,比起去年什麼都不瞭解的情況,今年是要熟悉的多了。然而較為特別的是,今年是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發前往美國加州的安納罕,而非自己所熟悉的桃園機場,感覺總是有點不同,且在阿姆斯特丹的Schiphol國際機場(評比為全球最佳的國際機場)出發時就被海關人員例行性的抽查盤問,然後在美國芝加哥機場轉機時又再次被抽查盤問(難道我長的像恐怖份子),讓整個旅程自一開始就特別的不同。

        當然對我個人而言,今年的會議重點是最後一天也是安排在最後一個場次的口頭報告,這樣的安排其實會讓我們這種英文不是很流利的報告者感受到特別的壓力,所以每天晚上都關在房間反覆的演練,但好處便是前幾天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參加一些有興趣的議程。特別是Person-Environment Fit Research Incubator,這是專門針對在個人與環境適配領域從事研究者所設計的討論會,透過一整個上午的討論,我們可以和其他在同一個領域進行研究的教授與博士生交換意見,同時也透過腦力激盪的過程,一起思考過去的研究缺口、目前的研究狀況、以及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對於我們這些未來想以此領域做為研究主軸的博士生具有很大的幫助。此外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議題,聆聽了幾個場次的報告,像Focus on Followers、Feedback Seeking、Beyond the Big Five、Leadership and OCB、以及Learning等等,既可瞭解這些學者的研究方向與內容,又可以學習他們的研究經驗與方法,對我個人來說有很大的助益。

         本來依照過往的經驗,最後一天的報告場次應該參與的人員並不會太多,但頗為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我們這場Guanxi and Chinese Management出席者算是非常地踴躍,會後的討論也相當熱絡,也可以算是為今年的研討會畫下了完美的句點,同時亦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華人文化特色在國際學術領域將會是個重要的研究議題。

        除了研討會外,我也抽出半天的時間到會場旁的Disneyland逛了一圈,雖然事前已經聽說過加州的Disney無法和東京的規模相比較,但對我這個從未去過Disney的新鮮人而言,還是充滿著無限新奇的感受,從童話故事中的角色、房舍、街道、佈置、以及童話人物的花車遊行來看,似乎還真有種置身於童話世界一般,也算是一償童年時期的幻想吧。此外,對於他們的服務態度也留有相當深刻的印象,相信這種身歷其境的過程要遠比自教科書上所讀到的有感覺的多。
 



TIC100第十屆冠軍:OpteR
              冠軍的信念:只要做對事,並努力把事做好                         工管97  黃治文

         8月30日星期六,在台大第二活動中心的國際會議廳裡,台上的頒獎者唸出:「第十屆TIC100冠軍,OpteR!」頓時間尖叫聲四起,即便過了近一個月,當下那瞬間情緒與雀躍的景象仍歷歷在目,而這一切,是所團隊成員花了近一年的時間,不眠不休地努力所掙來的,在那一瞬間,一切的辛苦都已拋諸腦後。

         OpteR這個團隊其實是兩個團隊的結合,管理團隊由台大工管系的黃治文、吳秋憓及會計系的沈馨、洪詩詠所組成,技術團隊則由台大機械所環境與能源實驗室的黃詩涵所率領,成員還包括黃育仁、郭耀宗、林群傑。

        其實在一開始,團隊的組成並不如想像中順利,早在去年九月,腦中就已經有了要參加這個創業比賽的想法,首先,找到了四位管理團隊成員,包括吳秋憓、沈馨以及另一位會計系的同學,接著透過朋友的牽線,陸續補入了四位技術成員後,8人團隊正式組成,於是初步的團隊便在十月時開始運作了。然而從十月開始,經過了近兩個月頻繁且冗長的討論,卻仍得不出結論,不僅找不出團隊的核心技術,更甭提市場以及營運計畫的概念,整個團隊就像台拼裝車一樣七零八落。隨著團隊的進度陷入膠著,成員的士氣與參與熱情也快速下降。在這樣似乎無解的瓶頸之下,我開始向在業界的長輩們請益,得到的解答很清楚:「這樣形態的團隊是走不下去的,就像打仗一樣,一開始就沒勝算就別打了!」在這樣明確的指令下,我們迅速地召開管理團隊會議,一致認同重組團隊是目前的最佳解,在向技術團隊溝通過後,一切歸零重新來過。

         接下來,透過業界長輩提供的訊息,我找到位在工综大樓裡的環境與能源實驗室,希望透過該實驗室的馬小康教授或得技術團隊的奧援,而在老師的介紹下,由黃詩涵學長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式加入,最終在另一位商業團隊成員退出並補進會計系的洪詩詠同學後,新的8人團對正式成形,OpteR這個隊名也在大家的討論後確定,而挑戰才剛開始。

         第一個挑戰就是寒假期間的創業營隊需繳交的產業分析報告。由於我們團隊著核心技術是「燃料電池」,是個全新的能源技術,因此在做產業分析時最大的問題在於,所謂的產業根本還沒形成,不僅產業的上下游關係不明確、市場以及應用面也沒有先例可循,分工也不完整。在分析這樣的一個新興產業時,不像分析過去在課堂做範例的產業,有明確的分工、營運範疇和顧客,甚至從網路上就可以找到許多專家學者詳細的產業分析做參考,在做像燃料電池這樣一個新興產業的分析時,只能從許多的raw material中搜尋他們的脈絡及趨勢。而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技術團隊就成了商業團隊在做產業分析時很好的顧問,藉由他們的專業知識,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個產業裡面各項技術以及各家廠商的產品所扮演的角色及地位。

         而在寒假三天兩夜創業營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們沒日沒夜地趕工,成功地從無到有草擬出了一份營運計劃藍圖,同時也獲得業師及評審們的讚賞,同時整個團隊的默契及向心力也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在創業營結束後,距離營運計畫書繳交的期限7月僅剩5個月,於是一連串的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不僅要明確定位產品及市場切點,同時上游及下游業者都必須安排訪談,只能用「忙忙忙」來形容那段經歷,其中大家又經歷期中考期末考以及各式課堂報告的轟炸,身體的煎熬再加上心理的壓力,成員們不乏萌生退意,然而在一次次的搏感情攻勢下,大家終於還是一路走到了最後。

        在這次的比賽裡,從初賽到決賽、甚至到總決賽,我們一路走來收穫滿滿,在個人方面,我們終於有機會趁著還在學校的時間裡將所學運用到實務上,雖然僅是個比賽,但在過程中,透過許多的分析過程以及拜訪企業進行情蒐及合作模式談判,我們對於真實世界的商務運作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此外,團隊成員心靈的成長也是非常的顯著,從當初抱持著懷疑及畏懼的態度,到後來逐漸有了信心,並能更果斷地下決策及做判斷;同時技術團隊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產品雛型,並登台展示,研發及實踐能力著實令人驚艷,同時成本也在縝密的供應商調查及不斷的議價之下快速降至商品化水平。也因為這樣快速以及有效率的團隊,我們每一次的呈現都有大幅度的進步,從初賽、決賽到總決賽,每一次的呈現都有大幅改進。不僅調查更清楚、定位更明確、技術以及產品的發展也快速成長,同時也培養了我們實事求是的精神,堅持以真實的調查及數據做為假設基礎,也因此在總決賽上得到評審的青睞,畢竟評審們可都是老江湖。

         而在其他方面,更重要的成長則在於不僅對這個產業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大大地擴展了我們的人脈,不僅我們身邊的隊友將是我們未來非常重要的資源,許多的企業以及業界的長輩們也願意助我們一臂之力,同時學校的老師及教授也都是很好的資源,他們也很願意教導我們許多的知識,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經驗。這次的比賽很感謝許多人的幫助,其中包括蔣明晃教授、馬小康教授、王富正教授、漢氫科技、真敏國際、南海遊艇、大同、瓦錫蘭、崇越科技、千秋實業、三福氣體、瑞堂實業、佳駿機械、泰新能源、科鳴等等。

         在經過了近一年的努力,投入了無限的心力與勞力後,我們對於是否得獎已經不那麼在乎了,畢竟獎項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們經歷了這個過程,這個過程給我們的收穫及成長絕對是任何獎金或獎品都無法衡量的,同時因這個比賽所認識的這群朋友也將是我們一輩子的資產,我們秉持著一個信念,只要做對事,並努力把事做好,成功或得獎只是附加價值。



工管系商研所榮譽榜


陳忠仁老師
榮昇 教授

黃俊堯老師
榮獲 國科會吳大猶紀念獎

工管系 黃治文、吳秋憓同學
榮獲 TIC100創業競賽冠軍

商研所 劉子菊同學
榮獲 管科會碩士論文獎佳作

工管系 曾大佑同學
榮獲 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創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