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大學也有「導師」?這是許多人的不解及疑惑,許多人整個學期過完了,都弄不清到底自己的導師是誰,也弄不清楚這樣所謂的「導師」對自己有什麼助益;而「導生聚會」變成是系上同學大吃一頓打打牙祭的學期聚會,更變成是許多系所的「例行慣例」,「導師」是來出錢埋單的同意詞,已變成是既定的「刻板印象」。「大學導師」的功能到底是什麼?他對同學有何幫助?是許多同學唸完了整個大學之後,還仍然搞不清楚的事情。其實,「大學導師」就像是同學們的顧問,可以給予同學許多課業上,生活上的建議,「導師」更像是一位朋友,可以適時的給予同學們在遭遇難題時,給予有力的支持及幫助。 工管系的學生高中時都曾是各校的皎皎者,但上大學後誘惑變多,多了社團跟愛情等等學分要修,反而無法兼顧課業了,有些同學在上大學後都存在一個錯誤的想法:以為上了大學就會很輕鬆,再也不必像中學那樣勤奮學習、關注成績了,就可以所謂「由你玩四年」。常常到了大三或大四的階段,才發現到自己在學習的狀況不佳,要補救時才大嘆為時已晚。而為了要避免如此的事情發生,工管系特別為了每一個年級、每一個組別的同學們安排了熱心的「導師」,讓同學們在課業上或是生活上有困惑的時候,可以有一個可以諮詢的對象。在實行了多年的導師制後,因為系上參與導生制度的老師們辛勤的付出,本系也在導生制度上的實行已更加完備成熟,學生們不僅僅在例行的導生聚會上與導師對話,更會在平時有問題時,尋找導師尋求諮商及幫助。而這個制度的施行,最重要的莫過於大一的導師了,因為大一學生正處於大學生活的適應期,很多良好及不好的觀念及習慣都是在此時萌芽,此時如果有「導師」在身旁發揮引導的作用,則將使同學在大學的生涯中走得更順遂。 本學期大一的兩位導師,分別由蔣明晃老師以及陳忠仁老師擔任,這兩位老師在十月及十一月分別以小組的形式,辦了六次及三次的導生聚會。透過小團體的形式,近距離的與每一位大一新鮮人做互動,而小團體的形式,也的確讓不少同學願意把埋藏在心中的問題,拿出來與導師討論,不論是課業上的問題、生活上的問題、人生規劃的問題、甚至於情感上的問題,通通拿出來請教導師,而蔣老師及陳老師,也仔細地為同學們剖析問題,指引同學們正確的想法及方向。老師關照同學們的學習就像是慈祥和藹的父親一樣,百般呵護及鼓勵,而這些剛踏入工管系大族的大一新生們,在「導師」適時的引導及鼓勵下,一定可以在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涯中,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