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講人:
PChome 詹宏志董事長 編 者按:2014第5期電子報能順利出刊,要非常感謝陳品伃、郭家佑、林劭奇、王怡心、藍文杰、莊竣堯等同學和姚惠英助教、蔣大偉助教鼎力協助,成就本期精彩豐富的報導,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
|||||||
| |||||||
|
|||||||
| |||||||
專題一 PHD
Speech: Green IT and Risk Analysis 鎖定「資訊科技」發展綠能的競爭力和風險 商研所 陳品伃 |
|||||||
![]() 周誠德教授已發表超過兩百篇學術論文,現任IJISC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Change Management)與DSJIE( Associate Editor for the 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 of Innovative Education)兩大國際著名期刊的主編,且為五個學術期刊機構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之一。他曾擔任美國西南決策科學學院(Southwest 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 SWDSI)、華人管理教育聯盟(Association of Chinese Management Educators ,ACME)、國際華人資訊系統協會(International Chinese Information Systems Association, ICISA)等機構主席要職,為電腦資訊科技系統領域的優秀學者。 周誠德教授結合本身專業與IBM、HP等國際知名公司的實務案例,說明在氣候變遷、能源價格上揚及短缺等因素的影響下,綠色意識正崛起。周誠德教授表示,美國綠能資訊科技的概念相當受歡迎。他舉電動車為例,美國政府為提高電動車普及率,制定購買電動車可省約8,000美元稅金的政策,運用公權力,鼓勵民眾節能減碳。此外,他也提到台灣近日發生的食安議題與高雄工業區廢水排放問題,他認為企業不該只是一味追求獲利極大,必須兼顧經濟成長、社會平等性與環境保護三個面向,以追求「永續經營」。對於資訊科技產業,「綠能」絕對是發展利器之一,政府應嚴謹把關或適時提供誘因,催化綠能意識深植於社會。
1.Awareness:首先,必須向公司員工傳達綠能資訊科技的意義與價值。善用綠能資訊科技可使營運成本下降,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漸漸也能將綠色概念感染給社會大眾,成為全民共識。但萬事起頭難,企業可能缺乏綠能的相關知識或技術、短時間難以擺脫「利益為重」的營運目標,責任及道德感仍不足,或是政府監督不周等因素都是建立綠色意識的障礙。 2.Translation:接著,必須將概念轉換為實際作為。企業必須結合綠能資訊科技與公司發展策略。在此階段企業最重要的就是蒐集足夠資源,將點子和機會轉為營運流程並提供相關員工訓練,同時建立知識管理系統(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協助綠能資訊科技的資訊蒐集與整合。然而,付諸行動須挹注資金,實際投資風險也高,可能與企業的利害關係人利益產生衝突,若主管階層對綠能資訊科技的管理、訓練經驗又不足的話,執行綠能資訊科技就會困難許多。 3.Comprehension:付諸行動後必須設計衡量指標。企業必須建立包含組織結構、活動規劃、組織責任、營運流程、發展綠能政策所需資源等資訊的環境管理系統(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S );此外,針對整個產業與社會也需要建立一套綠能法律規範及標準,惟建立後能否百分之百監督也是一大難題。 4.Green IT Value:最後,發揮綠能資訊科技的價值。綜合以上三步驟將會得到綠能資訊科技帶來的利益,而這些價值又能提高民眾對企業、社會的滿意度,吸引更多顧客創造更高獲利,正向循環下達到雙贏;然而,如何有效傳達綠能資訊科技的概念是企業必須面臨的挑戰。
透過這一場學術演講的熱烈討論與專業分析,更加了解在綠色意識引領全球的時代,企業若能善用綠能資訊科技,提高每個環節的價值,將更有機會提升自身競爭力。深感獲益良多! |
|||||||
| |||||||
專題二 恭賀工管系郭家佑同學榮獲<台大學生社會奉獻特別獎>殊榮 <阿嬤的紙飛機和彩虹故鄉的願望>讓台灣變得不一樣!! |
|||||||
恭喜本系大四B99郭家佑同學代表管院榮獲台大學生社會奉獻特別獎殊榮,郭家佑同學所領導的「阿嬤的紙飛機」與「彩虹故鄉的願望」活動獲得相當大的迴響與成果。「阿嬤的紙飛機」喚醒年輕人對慰安婦議題的關注;「彩虹故鄉的願望」則是結合學生團隊、金流、物流公司與社會企業,為桃園縣的哈凱部落重建募資。 11月15日台大校慶典禮上,楊泮池校長親自頒獎,當天由於家佑同學本人尚在國外,是由母親代為上台領獎。以下是家佑的錄影感言,省思勵志的溫馨話語令人動容。 哈囉大家好!我是工管系B99的郭家佑,我想要和大家分享我在大學做過的社會議題推廣。在我大三的時候,發起過一個活動叫做「阿嬤的紙飛機」,我們用一個比較年輕的方式去重新包裝慰安婦這個歷史議題,我和朋友們在網路上面把阿嬤們的故事,改寫成短文還有翻譯成英文,我們同時也舉辦攝影展、辦講座、做裝置藝術,還有拍影片,經過半年的努力之後,我們成功讓每年上街抗議的人數從平均的五十人上升到三百人左右。 在大四的時候,我做過另外一個計劃叫做「彩虹故鄉的願望」,我們和一些知名企業合作在網路上面賣蛋糕,台灣人真的蠻好吃的,我們兩個月下來獲利超過一百多萬,我們把這筆錢拿來幫助一個被政府漠視十四年的受災戶,我覺得在這兩個計劃當中,我都很努力的在做聯絡媒體還有社群網站的經營,因為我覺得這些議題一定要被看見!才會有更多人來幫助他們,而且學生要做這些事情,其實是相對容易的!我們有大量的時間和創意,還可以很容易找到不同領域的朋友一起來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身為一個大學生,你一定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可以去改變這個社會。不管你是寫文章、做平面、拍影片,你一定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推廣你所關注的社會議題,而且當一個人想要改變什麼事情的時候,那個力量是很大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認識很多朋友,我們的朋友都認識更多的朋友,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影響力!! 我覺得台大社會貢獻獎的精神,在於台大學生不是因為你比別人會考試,所以叫做優秀,而是因為社會大眾把改變這個社會的希望,放在我們的身上!我覺得台大的學生不管是在學或是畢業之後,我們都要記得我們比別人多了一些選擇,這是我們的運氣也是我們的責任,試著去發現社會中你不那麼滿意的事情,然後用你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它,用你的創意去改造它,你會發現你的生活變得很不一樣!台灣也會變得不一樣! 郭家佑同學在接受台大學生報記者蔣正揚同學的採訪時說:「此活動最困難之處在於與外面企業的溝通、協調,還有籌資的高標準也給學生團隊很大挑戰。」此計畫透過學生團體架設的電子平台,將供應商、金流與物流結合,形成一條通路,使產品能夠快速傳遞,進而為哈凱部落做出貢獻。 最後,針對繁重外務是否影響課業的問題,郭家佑開玩笑地表示,臺大人都有「暴衝」的性格,即使長時間花費心力投入社會服務,也不會阻礙課業的發展,反倒有所提升,因為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都有實踐與再思考的機會。最後談到未來展望,她說:「希望能用行銷專才,幫助非營利組織推廣理念與發揮更多影響力。」 |
![]()
|
||||||
| |||||||
專題三 恭賀 本所優秀校友尹衍樑先生獲頒台大名譽博士
「潤澤社會、泰安民生」的精神,樹立企業典範 台大秘書室
提供 |
|||||||
恭賀管理學院商學研究所畢業的尹衍樑總裁先生,榮獲頒贈國立臺灣大學名譽博士殊榮,全院師生與有榮焉!! 11月15日台大校慶典禮當天,台大楊校長泮池先生親自頒獎、管理學院郭院長瑞祥先生進行撥穗儀式。 以下文字介紹轉載至台大秘書室新聞部,非常感謝秘書室提供。 『東方諾貝爾獎 創始者』尹衍樑先生 尹衍樑總裁1973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 1983年取得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碩士、1988年取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博士。 尹衍樑總裁自1975年接掌潤泰集團以來,在其卓越的領導下,集團版圖由原本的紡織業不斷擴展,至今已涵蓋紡織、營建、量販、金融保險、生技醫療、環保及國際貿易等七大產業,規模成長數千倍,樹立傳統產業成功轉型為多元化集團之企業典範。 人文與企業管理的學歷背景並沒有限制尹總裁的學習與發展,尹總裁在興趣與責任的驅使下,三十餘年來對營建產業技術鑽研樂此不疲,其個人專利累積至今已達434件,當中包含多螺箍、預鑄格子版及預鑄隔震層等發明,已對營建產業科技之突破與創新產生重大影響,尹總裁也因此在2004年獲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推選為會士;2008年獲選為俄羅斯國際工程學院院士及並被該院授予第八面「工程之光」榮譽勛章;2010年獲國際土木專業領域最具代表性組織-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頒贈產業研發成就獎。 |
| ||||||
| |||||||
專題四 感動傳承「捨我其誰,當仁不讓」的體育精神 賀 工管系蟬聯全校游泳賽系錦標第一名,院錦標亞軍 工管系體育部長林劭奇 |
|||||||
秋氣初至的宜人午後,游泳池畔滿是迫不及待想跳入水中尋寶的學生。甫出水面添上保暖衣物的我,此時才安心的卸下心中一顆大石,解脫的坐在岸邊觀望這最後的尋寶大戰。 兩年前剛踏入工管系,恍惚懵懂下當了班代。當時的體育部長張貽竣學長請我幫忙,鼓勵同學們報名全校游泳賽,而我也傻呼呼的接下任務,幫助處理同學組隊、報名等事項。那年游泳賽,我在岸邊等待時,學長便主動來找我聊天,感謝我的幫忙。如今我也成為體育部長,不同角色,參與游泳賽的心情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工管系今年依舊拿下了全校系錦標第一名。 體育部長的工作,從宣傳游泳賽、幫助同學們組隊報名,到現場檢錄、報到等等。雖已有前年經驗,但中間過程還是耗費不少精力。或用Facebook鼓勵學弟妹多參與,或到上課班上現場宣傳;收到了報名名單,還得思考如何組隊,才能獲得最佳成績;一切安排好之後,還要教學弟妹如何使用報名網站,最後還得在截止時限前修改調整名單,以防當天身體有狀況的同學不能出賽。除了過程有點繁瑣之外,還考驗我的細心程度,因為要是其中一個環節出了錯,都可能影響當天選手的心情、比賽權益和表現。如何讓同學們願意參與,並能享受比賽、在過程中獲得愉快,我想,比搶下好成績還更重要。 儘管事前已做足了準備,比賽當天還是免不了出現許多狀況。時間延誤的狀況下,有同學必須趕去考試而無法出賽;名單上的選手突然消失又連絡不上;參賽太多項目的同學體力不足,癱倒在地上等等......。穿梭在檢錄台和選手區之間的我必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隨時準備好處理這些考驗臨場反應的突發狀況。幸好最後都能順利解決,不至於影響到比賽的進行,同學們也能順利參賽。回想起來,那時真是手忙腳亂,常常在檢錄隊伍中途便把同學丟下,慶幸大家都能體諒分身乏術的我。 好不容易在賽程中找到喘口氣的時間,坐下喝杯薑茶,看著池中的同學身手矯捷或奮力竄動,我開始想想這游泳賽的一切是如何成形的:因為以前學長姐的努力,工管系在許多體育賽事獲得大大小小的獎盃名次,游泳賽更是蟬聯系錦標第一名;同時系內也有許多游泳好手,能讓工管系包辦蛙蝶仰自由式各項目的名次;再加上最熱心推廣體育的助教王姐大力推動,帶動同學們的熱情,激起大家想把獎盃再度留在工管系的求勝慾,並能一窺系內好手的英姿。大概是因為這些原因,讓同學們獲得參與的動力吧! 就算不是水中蛟龍,我也備好泳裝和大家在趣味競賽中同樂。 而整個比賽間,我也捕捉到許多令人激昂的鏡頭:在個人項目參賽的同學以極大的差距將對手甩在後頭,拿下第一名時全場歡呼;因參賽項目太多而體力不支的同學,上岸稍坐休息後便和我說可以繼續參賽、不要因為自己讓隊友失去資格;當水中的同學努力游向終點時隊友的加油聲等......。體育賽事總是有這些讓人感動的理由。 在此感謝體育組全體老師的協助,特別要謝謝蘇玫尹老師,耐心處理我們許多賽務瑣事,和最熱心推廣的助教王姐,還有感謝黃主任為大家準備礦泉水、餐盒加油打氣,以及郭院長提供參賽選手運動T恤等勉勵,而那些熱情來參與比賽的選手們呀!是你們成就了這次的游泳賽、成就了第一名、也成就了工管系,我想你們的收獲肯定會比我還多的。也感謝所有參賽者的支持,使工管系再度添得榮耀,希望你們能記得這一天的精神,長存在心中伴你們每一步艱難挑戰,等學弟妹們成了學長姐,也別忘記將這份感動傳承,帶領更新的學弟妹體驗工管系「捨我其誰,當仁不讓」的體育精神。至少,在這個學年的運動會和校園馬拉松時,大家都還要記得踴躍參賽啊! |
![]()
|
||||||
|
|||||||
專題五 再回眸~ 1974年畢業,40年商學系校友回娘家囉! 代代傳承溫馨親切的校友懷舊巡禮 姚惠英 助教 |
|||||||
商學系畢業40年校友懷著興奮之情回到母校,進行校園巡禮及管院參訪,校友們對臺大景觀之今昔及管院這半世紀來的蓬勃發展興致勃然。 細雨霏霏,初秋涼意不敵校友們熱情活力!我們帶著校友從傅園開始,進行大地尋寶的遊戲,從植物圖鑑中請他們找找十字蒲瓜樹,台大細心的復育栽培,雖是幼苗,十字型的葉片讓他們印象深刻,與校友們約定畢業50年一定回來看這棵樹開花結果,長在高高喬木上的蒲瓜,代代傳承。 接下來,我們至市定古蹟的校史館參觀,憶起1974年大一期末考在這邊排隊搶座位的情形。校友們認真的拿起書,坐在古樸的舊總圖書桌前擺個K書的模樣,笑意盈溢的老頑童,抓住他們幸福滿滿的表情,以高挑的窗戶及中庭蒼鬱的大樹為背景,留下每個人珍貴的照片。校友們在校史館的時光走廊前駐足回憶,陶醉吟唱著台大的校歌” 臺大的環境鬱鬱蔥蔥,臺大的氣象勃勃蓬蓬,遠望那玉山突出雲表,正象徵我們目標的高崇”,想當年在臺大的青春歲月,聽著校歌也不會有目前親切的感覺。 在秋日尚有天光下,我們趕緊前往醉月湖,經過普通教室時,有一位校友一直在找郵局的位置,因為他讀書時,常常至郵局等著家裡生活費的支助,對他來說,是台大四年最深的印象。 大家最期待的還是回到管理學院來回憶臺大歲月,集合在壹館前大合照時,校友們想著40多年前徐州路小小的商學館,而今發展至兩棟偉岸的管理學院大樓,尤其第一次回來的校友更是有感而發。 在B1國學講堂聽完本院發展介紹,在他們入學的1970年代,工管組、會計銀行組、國貿組一屆招生共120人,全部四個年級學生才500人上下,發展至今,大學、碩士班、博士班、EMBA、GMBA有近3700人規模的學院,並且與遍布歐美亞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合作。從1960年商學系第一屆分組,這50多年來台大管院茁壯成長的軌跡,歷歷在目。 校友們感念管院的招待,帶著滿滿的回憶,相約下次再來! |
![]()
|
||||||
|
|||||||
專題六 為什麼會選擇新加坡國立大學? 把握機會探索comfort zone以外的世界 工管三英專班 王怡心 |
|||||||
一、你真的認為新加坡就像台北嗎?以前台灣和新加坡齊名亞洲四小龍,而現在新加坡已遠遠超過台灣,成為亞太市場最重要的金融、服務、轉運中心。許多國際企業的亞太中心都設在新加坡,反而是台灣已經慢慢被邊緣化,身為台灣一份子的我們更應該去學習新加坡是如何成功的。 二、你了解新加坡嗎?透過音樂、電影、新聞,我們都很了解歐美文化,然而對於新加坡,我們卻充滿成見。去之前我們總是愛開新加坡英文Singlish、”Fine City”(什麼都要罰錢的城市)的玩笑,在一年的了解和體驗之後,我看到了新聞媒體報導背後的新加坡。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校園位在山丘上,和台大騎腳踏車大不相同,到各個學院都可以搭乘校內接駁車,如果在熱辣的太陽下騎山坡路,肯定沒多久即汗流浹背。大部分的國際學生都會被分配到幾年前才落成的University
Town,裡面有接近十棟的學生宿舍,而我入住的UTown Residence房型多為Flat,四間單人房共享一個客廳、廚房、廁所,擁有部分的團體起居外亦可擁有隱私。 我是透過管院交換學生管道出來,所以很幸運地選商學院課程都有保障。商學院的課程在國大很熱門,還記得交換學生說明會時,校方就說請不要輕易退課,因為一旦退了要再加選回去就十分困難。國大的老師都十分專業、新加坡學生的學習態度也令人欽佩,有機會和他們同組,一起討論、做報告真的收穫良多,也更加了解新加坡學生和我們的差別。 國大對交換學生十分友善,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到相關的人詢問,宿舍區也舉辦很多活動都可以參加,像是迎新、電影欣賞等,身為交換學生應該主動去尋求機會,多參加活動、結交來自各地的國際朋友,另外也可以多利用國外學校的資源,例如職涯中心履歷寫作指導,我為了這次暑假實習,就約了商學院的職涯中心,裡面的老師也會提供很多建議和幫助。 新加坡的街景及走在路上的人與台北截然不同,各種不同顏色的人種、高樓大廈林立,在在凸顯了新加坡的特質:一、多元包容的移民政策:擁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和歐美白人的高度歧異社會卻又和睦相處,二、亞太金融服務業中心:新加坡政府用商業方式推銷自己國家吸引國外企業投資,各個國際公司都視新加坡為進入亞洲市場的跳板。經過一年的學習觀察,透過比較,也更清楚台灣的優缺點和我自己個人的特質,希望以後要出去交換的學弟妹都可以好好把握機會,去見識comfort zone以外的世界。 |
|||||||
| |||||||
專題七 一個懂得說故事的人是勝出的關鍵 榮獲第三屆校園巨量資料商機創意大賽冠軍心得 商研所碩二 藍文杰 |
|||||||
學生在本次競賽中獲得最寶貴的經驗,除了讓我們有機會實際地運用數據去分析客戶消費習性、潛力等,更重要的是團隊成員間的彼此激盪及在管理學院所學之理論,進行實務上的操作及生成最終的簡報提案。 使用數據分析是一個相當難得的機會,要感謝玉山銀行如此用心的提供資料,SAS公司提供分析工具,讓我們完成這樣龐大資料的分析。也讓我們有機會去實際地使用課程上所學的統計理論去對龐大的資料進行歸類及分析,不論是多變量分析、量化研究等課程,都有許多幫助。 商業競賽相當花時間及精神,需要不斷地討論方向,磨合彼此的意見,才能夠順利地往下一個階段前進。我們原以為能夠過軟體快速洞悉消費者輪廓;但事實上,難度相當高,因為資料的科目類別相當繁多,若無對資料的熟悉度及一定的假設驗證能力,會讓自己迷失在龐大的資料中,常常一無所獲。這過程中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去尋找可進一步作為目標客群的資料,但礙於無法找到足夠適合的客群,遲遲無法有進度產出。
在這過程中,深深體會到數據是會說故事的,但必須要有一個懂得說故事的人,才能知道這個故事的架構及重點,意即,數據背後隱藏的是人性,唯有對人性了解的分析者,才能夠在數百、數千萬筆資料中,發掘其背後驚人的關聯及商機;而修習商管學科的我們,即便在軟體操作上可能不如理工科系的學生,但我們有的是對商業的敏銳度、對消費者的觀察力,關心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顧及企業成長,是我們所學的專業,而這也是在商業競賽中脫穎而出很重要的關鍵。
同時,隊友的互相協助也非常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而能發揮自身專長貢獻於團隊, 簡而言之,商業競賽比的是在有限的內部資源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要能夠獲得評審青睞,除了將資源善加利用外,能否透過外在的趨勢、環境,去關注別人所沒有的注意到的外部資源,才會增加獲勝的機會,讓自己保持優勢地位。 獲得冠軍,要感謝的事還太多了,不論是隊友們的互相包容,跟另一組Wunderbar交流進度及互問Q&A,商研102級同學、所辦的支持,都讓我們覺得很開心一路上有這麼多的支持,希望學弟妹明年可以繼續代表工管與商研所,繼續參加這麼用心規劃的比賽,我保證一定是個會讓身為管院的我們收穫滿載的商業競賽。 |
|||||||
| |||||||
專題八 青春不該留白,活動必須精彩 陽光、沙灘&比基尼之商研102畢業旅行 商研所碩二 莊竣堯 |
|||||||
在一夏天的實習與忙碌中,倏忽即至出發前夕,而之中隨著倒數愈近,所有人情緒愈發沸騰高漲,與烈日驕陽的溽暑相互輝映。此次,超過三十人的浩大團隊,顯見班級內的團結與友好;出國善意提醒與加緊塑身,更添大夥對本次活動的重視。「青春不該留白,活動必須精彩」,是本旅行的集體共識!
在九月九日一早,方與家人佳節中秋賞月之興餘,便須起個大早,從各方趕來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等候遠征。不知是因旅行興奮而失眠,或因賞月雅興而晚寐,大家的倦容深深烙在臉龐,神色眉宇間隱隱透漏自己貓熊親戚的基因。饒 候機時,笑語仍不絕於耳,在其他旅客們眼中,我們實在年輕,表情舉止便同大學生無異,就是上了飛機與台灣告別,高昂情緒絲毫不停,直到積累的睡意襲來,方仰頭暫歇。
捱了兩個多鐘頭的航程,夢想中的長灘島,迎接我們的卻是烏雲聚攏、細雨飄飄與風聲蕭蕭。映入眼簾的洋文街道招牌、異國情調雖不免新鮮,但天氣不給力讓心情不美麗,步履倒沉甸甸了起來,加之偶需提著大包小包泊船與搭車顛簸,興致竟亦爾稍減,好在第一天行程尚多無礙,走走堪稱樞紐的觀光大街,並體驗了因劇癢而爆笑紓壓的全身式按摩,後安枕入眠。除了微雨,一切都好。 隔日豔陽驚喜為行程揭開序幕,何謂四望無雲、晴空萬里,睜眼欲瞧,哪怕墨鏡再黑也像被啄到似的,而熱度直如會咬人,大家只得把一瓶又一瓶的防曬品同露天沐浴又掐又捏、又搖又噴,唯恐防曬不足。但因為前一天的反差,上天的這份厚禮,我們便決意以肆情暢玩來回報,第一站--大洋浮潛。
碧波騰滾、碎浪翻攪,帶走了城市生活的煩悶、暑假勞碌的憂愁,心情同眼前所望無垠無涯,而澄清透亮的裙帶湛藍,當真可以望穿「秋」水。這時,大夥忙不迭地套上護具,爭相投向生命之源的懷抱。沁人心脾的海水湧來包圍親暱,霎時暑意盡消,舉目所見,居然有如海底總動員的場景一般,熱帶魚種伴隨悠游左右,而同學間的每一下划水,雖然被面具相隔,倒也像是彼此的互動對話,取代了文字、擺脫了科技用品,快樂居然可以完全沒有一絲限制。當然,不管水中陸上,貪愛拍照已成慣性。手握防水相機的人,渴切地捕捉所有 午後的遊歷復歸理性,畢竟「海釣」考較的是耐心與沉著,但滿船的初心釣手顯然均是佛心浩瀚,一股腦兒地佈餌餵魚,全無積極收穫。或許乏魚上鉤無免掃興,但對海中眾生似是功德無量。不耐煩處,又有水性難忍的好動份子,欲再行入水,排解垂釣不成被魚蝦戲耍的怨悶。豈料,轉瞬天地風雲,豬羊變色,勁風夾浪與暴雨襲來,快樂的魚群動畫片變災難史詩片,一葉扁舟孤行於海洋漂浮,雖然搶得及上船,但每個人臉上驚得都呆了,除了悚懾於自然的霸道淫威下,裹著浴巾冷的瑟瑟發抖,以及再多拍幾張照之外,全然束手,只等待狼狽上岸。
第三天,一樣大晴天。或許人性真的渴望天際,帶著期待與不安,被拖曳傘拽向蔚藍青空,眼見腳底已觸不及船稍,不斷隨風上升、上升,排除斷線的代價,過程就像放風箏一樣。在那個羽化登仙的錯覺中,成為了模樣非典型而滑稽的天使。「摔下去會很疼吧?」雖然拳頭握著老緊,背脊也有些涼颼颼地,不過清風拂面,放眼望處,只有地平線是極限,而地海上一切諸般渺小如粟。此時翱翔於天,開闊的胸襟彷彿可吞吐萬物,也不再為瑣事罣礙,論文不重要了,飯店撞鬼不重要了,街上妖魔抓交替也不重要了,連室友鼾聲太吵也能擱下了,只有平安著地是真的。
好個五星Discovery Shores Hotel果然高級,連廁所都是香的…,精緻擺盤的糕餅甜點,在氣氛的環伺下,彷如卡通似的會發出光來,真是悠哉愜意下午茶時分,人生至此幾無他求。而吃飽喝足的飯後運動,不外是把幾個好同學如空拋包裹般仍進海裡;或者把人埋進沙堆弄得一身粉末像吸毒過量;又或者像幾個青春四溢的歐美洋派打起沙灘排球。
把該丟的人都丟下海了,接著就是冒險家的浪漫了。風帆船,一種實際搭乘遠比看起來堅固的船隻,大家七手八腳地爬上船身兩旁側翼上,由當地老練的船東兼水手們朝日落方駛去。 哇!乘船很酷,就像海賊王一樣帥吧?才怪,免費的海水無限暢飲,加上紅腫的像麵龜一樣的雙眼,還要提防出其不意的浪波。海上生活模擬體驗,品著既新奇又帶幾分鹹鹹的苦楚,但看夕陽沒入的彼端,憧憬上湧,餘暉灑在海面上,如詩如畫,眺著視線窮盡處,那個教人嚮往的西方,「浪漫」在旅程乃至記憶寫下新的篇章。 究竟,海中世界是怎生模樣?這個疑惑也許能在長灘島找到解答吧。
旅程壓軸的重頭戲「潛水」總算登場!戰士們全副武裝地待命。天上飛,水底游的樣樣不漏,看來這回真的不虛此行了,但畢竟少了副翅膀、缺了對鰓,緊張又回來報到。在有了專業教練的護航督導,與好夥伴兩兩一組暫別陸地,身負鉛石的往未知之境沉去。此時過程,可不比搭電梯愉
這個海底,「人」是最不協調的光景,只因為充斥周遭的教練領著一雙學員移動,便活脫脫如同背後靈提著兩個詭異的大燈籠,在海底巡邏似的。而拍照也確實成一大難題,不靈活的手勢與肢體動作,加上傳遞一些「道具」作為海景的裝飾,諸如海星、海底岩石等,模樣倒像是退化成尼安德塔人般古怪。違和感也延續到了拍團體照上,教練必須像擺放俄羅斯方塊把大家排列整齊,好塞進相機的方框中。恁是這般探索遊覽,驚呼未了,彈指便上了岸。 最後一晚,大夥無不把握著倒數時刻,或為旅程帶走貨品紀念,或為掛心者捎去一紙明信片。濱海街道明顯起風了,上天像是不捨要與我們作別,零落的雨滴落下敲敲,夏蟲也開始沉默,沉默是今晚的長灘島。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帶走一堆土產。這一段旅程,或許短短的五天四夜在嬉鬧笑語間飛逝,於一生中便同劃過天際的流星,帶給觀賞當下無盡的驚奇與讚嘆,卻不旋踵,拖著一長抹的星輝,結束在蒼穹天際,而最終,我們留下回憶,並讓快樂長伴,用成長與友情延續。 |
|||||||
|
|||||||
專題 九 重要活動照片 | |||||||
|
|||||||
20141121 景美女中招說會-黃俊堯主任 |
20141112 台南女中招說會-蔣明晃教授 |
||||||
![]() 20141020 薇閣高中招說會-游張松教授 |
20141017 建中招說會-朱文儀教授 |
||||||
20141022 羅東高中參訪-莊璦嘉教授 |
20141002 普台高中參訪-黃俊堯主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