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編者按:2016第1期電子報能順利出刊,要非常感謝陳明俐、陳宇軒、徐彤、蕭忠瑋、宋元筑、劉宥妊、陳宣羽、詹佳瑋、方琬宜助教等師生鼎力協助,成就本期精彩豐富的報導,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
||||||
| ||||||
|
||||||
|
||||||
| ||||||
專題 PHD BBL: Big Data & Customer Analytics 大數據與顧客分析 如何抽絲剝繭、創造雙贏的學術饗宴 商研所博士生 陳明俐 |
||||||
而將大數據發揮地淋漓盡致便是緣起自3A之間的互相串連。3A代表著APPs, Analytics與Data,彼此之間的關係可用一個迴圈的方式來說明:應用程式開發與販售產生了市場,而這些應用程式可蒐集到使用者的使用數據,包含了使用時間、使用模式、個人資料等,接著行銷研究人員或是資料科學家將會從這些數據中尋找蛛絲馬跡,深入探討作出分析,提供新的市場經營策略或行銷建議,而根據顧客使用行為所產生的市場行銷策略將有助於擴展市場,故又會有更多的應用程式可予以銷售,形成迴圈。然而在這個迴圈中,速度將會影響是否能帶領企業取得領先龍頭地位,當處理資訊、分析數據的速度越快,將能越快地制訂出合適的行銷策略,或是開發新產品,更能越快地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簡言之,如何讓大數據運算地更為快速,實為重要議題之一。
另外,本場演講中,Dr. Chen也說明了大數據分析的三種類型,分別是Descriptive, Predictive與Prescriptive。最為一般的大數據分析多為描述性分析,分析大量數據的基本特徵,如什麼樣的人會購買什麼樣的產品,或是在什麼時間點,什麼樣的產品的銷售成績最為理想,中間又出現了哪些事件改變了其結果。進一步的分析則為預測型,這也是大數據對於顧客分析與行銷策略的重要啟示,如何透過現有的數據,預測出下一個時間點會出現什麼樣的趨勢變化,趁勢推出合適的行銷策略,以吸引顧客回流或是增加新客戶。 最後則是診斷型的分析,也就是俗稱的因果分析,這亦為大數據最艱深的學問之一。如何分析出不同事件之間的關聯,推斷其因果關係,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找出不同事件之間的連結,這便是大數據所能發揮的最大價值。舉例來說,最廣為人知的商品陳列案例,莫過於將啤酒與尿布擺放在一起,而其背後的原因正是仰賴大數據分析後的結果。根據賣場的銷售資料與分析顧客的背景資訊,可發現許多男性會在大賣場中同時購買啤酒、牛奶與尿布,這可能是因為爸爸受到媽媽的指示,出門幫忙購買嬰兒所需之尿布,而在購買尿布的同時,爸爸也順手買了自己想喝的啤酒。因此,透過診斷型的大數據分析,可發現這些商品之間的關聯性,因此賣場在作商品陳列設計時,便主動將啤酒與尿布的攤位擺放在鄰近處,刺激男性消費者購買這些商品。除可提供消費者便捷的購買體驗(因為商品擺在同區,不用再花時間尋找),也可增加店家營收,為雙贏局面。 除此之外,Dr. Chen也提供了不少學習網站資訊,引導在場聽眾瞭解大數據與顧客分析之間的關聯何在。舉例來說,Kaggle便是一個值得對大數據議題有興趣的人可深入探索的網站。Kaggle網站上列出許多與大數據或顧客分析有關的個案,並給予實際數據,有志者除可上網演練分析技巧外,甚至可進行解題,以賺取出題企業所提供之解題獎金。
另一個Dr. Chen所推薦瀏覽的網站為Topsy,且Dr. Chen並將現場聽眾分組以進行簡單的小遊戲。在競賽過程中,各組必須思索出三個關鍵字,並鍵入於Topsy網頁,以得知這三組關鍵字在最近一個月內的被搜尋之趨勢變化為何,三組關鍵字的趨勢越為接近者,即為獲勝。此遊戲的目的在於引導在場聽眾思考看似不同的關鍵字之間是否存有關聯性。參與者分別提出了「頂新、林鳳營、好市多」、「Lebron James, Stephen Curry, Kobe Bryant」、「Star Wars, X'mas, martial arts」等組合,結果是由提出三名籃球選手名字的組別獲勝,三組關鍵字的搜尋趨勢最為相關。 整體來說,Dr. Chen的演講相當生動,並適時地與在場聽眾進行互動,更準備了有獎徵答,以為當日的演講作出複習與總結。最後在Q&A的過程中,Dr. Chen也回答了在場聽眾所提出的問題─現今企業多運用大數據進行顧客分析以作出合適的行銷策略,但目前是否有失敗的案例存在。Dr. Chen認為業界運用大數據開始進行顧客分析的工作才剛起步,目前仍在試驗當中,尚未累積出實際案例可予以佐證透過大數據進行顧客分析而制訂的行銷策略是否成功,或許需要再過一陣子後,管理學界才會針對這些個案進行探討,尋找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為何。另外,Dr. Chen也不忘勉勵諸位學子,大數據雖然仰賴資訊工程人員建置軟硬體等環境,但最後的分析仍有待具備管理或社會科學背景的人員加入,故這也是我們的優勢所在。而倘若分析過程中,能適時加入理論作為支持,將有助於降低分析所需的時間,減少產生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該往何處著手分析的窘境。 |
||||||
| ||||||
專題 PHD BBL: National Culture and People Management: Claims and Evidence 商研所博士班 陳宇軒 |
非常感謝臺大商研所及臺灣組織與管理學會聯合邀請Wisconsin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Barry Gerhart教授,於104年12月中旬參訪臺大商學研究所,與博士班師生進行BBL學術論壇,當天師生們與Barry Gerhart教授討論的相當熱烈。 Barry Gerhart教授主要的研究領域在compensat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affing, and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等,已發表多篇研究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Personnel Psychology等頂尖國際期刊。 當天很開心由Barry
Gerhart教授跟我們分享「National Culture and People Management: Barry Gerhar教授的研究分享,不僅內容豐富,也引導出許多理論及實務意涵,獲得在場師生熱烈的討論,期待未來還能有更多像這樣的分享及交流活動。 |
![]()
|
|
工管系 徐彤 |
台大工管系系主任暨商學研究所所長黃俊堯教授因應所開設的「行銷研究」課程,於104年11月16日特邀Nielsen行銷研究顧問公司三位資深主管王道平先生(Desmond Wang)/產業研究部資深總監、姜志菁小姐(Angela Chiang)/人力資源部資深總監、潘淑滿小姐(Simone Pan)/人才招聘經理,蒞臨台大向有興趣從事此行業的同學介紹行銷研究產業現況與Nielsen的招募事項。 Nielsen是全球領先的資訊和媒體集團,在市場行銷、消費者資訊、電視以及其他媒體測量、網路情報資訊和行動通訊測量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公司的業務活動遍及全球約100個國家,並在1981年進入台灣市場。 演講一開始由王道平總監為我們深入講解Nielsen公司的服務項目和目標,為達成所有客戶追求成長的目標,一直以來Nielsen都致力於幫助客戶改善經營成效,希望能依據科學方法觀察並測量出一般顧客看了什麼、買了什麼。Nielsen目前的業務內容分為四大類別:消費者界定、創新、行銷效果及銷售效益,以客戶想解決的問題做整合式的分類,改革過去以複雜的分析模組作為面對客戶的窗口,提供客戶更方便、清楚的服務。 ·「消費者界定」旨在幫助客戶更了解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以廣告測試及包裝測試為主,特別運用先進的腦神經科學測量消費者的注意度、記憶度和情感投入,協助客戶發掘和經營最有獲利潛力的消費群,符合並刺激消費需求。 ·「創新」是幫助客戶在尚未制定具體行銷計劃前做產品概念的測試,主要為評估新產品是否具有獨特定位、可信度、吸引注意、滿足需求、發展優勢以及合理價格,運用這些特點可以先預估大約一到三年的銷量並判斷產品的銷售潛力指數。 ·「行銷效果」的服務起源於企業間口耳相傳的一句話:「我知道我們投放的廣告費有一半浪費了,但不知道是哪一半」,Nielsen透過大數據的蒐集協助客戶判斷最適合的行銷手法。 ·「銷售效益」則是分析目標市場概況,進而瞭解消費者行為及其偏好。 王總監也表示,相較於其他行銷調查公司,Nielsen的優勢在於擁有許多獨佔資料,例如:收視率調查、零售業資料,而且客戶類別廣泛地分布在各個領域,舉凡菸酒、民生消費品、醫療、金融、汽車、公家機關、通路商……均有所涉獵,未來Nielsen的目標是更有效的擴大本身的大數據資料庫,例如:和電商進行資料交換、台灣尚未進行的社群網站追蹤分析,搭配本身擁有的獨特分析方法和優質的服務,期待提升企業願景、邁向更好的未來。 Nielsen的發展仰賴於頂尖的員工,王總監以自己目前的職涯經驗為例,讓大家明白在Nielsen可能的發展方向,除了學習基礎的資料分析,在公司也有機會依照個人專長、喜好選擇不同領域或地域的工作。人力資源部的姜志菁總監進一步介紹了Nielsen的公司文化,Nielsen期待的人才是在認同公司文化下能夠做自己、找到自己的獨特處並和公司一起與時俱進的員工,姜總監並詳細說明了Nielsen的招聘過程,為了選拔真正了解且適合公司的人才,在線上繳交履歷後,還會藉由電話訪談、當面會談和實際案例研討,更深入的評量應徵者數字分析、簡報製作與英文口說能力,而在進入公司後,則會提供一連串的教育訓練流程讓員工更熟悉實務操作、業務分類、部門互動的相關事宜。 三位主管透過簡報介紹和經驗分享清楚地介紹了行銷研究顧問產業概況、Nielsen的服務內容和對人才挑選的標準,現場同學也積極地發問交流,感謝三位講者的傾囊相授,讓更多同學得以對行銷研究的實務操作和工作發展有深入了解,期許未來有更多人才投入這個行業,發掘更多行銷研究領域的可能性。 |
![]()
|
|
交相輝映的商研職涯分享座談會 商研所 蕭忠瑋、宋元筑 |
職涯座談會內容精彩讓在場同學獲益匪淺,很感謝商研所同學蕭忠瑋及宋元筑兩位同學,將當天座談會整理成心得,分享給無法親臨現場的同學們,作為未來選擇工作時的一個重要依據。 商研所 蕭忠瑋
本次金融場次座談會共有12位碩一及碩二同學報名參加,校友們在兩個小時的座談會當中,以自身在金融產業中的實務經驗,傳授金融產業生態、工作內容、準備方向給參與同學,提供同學們一條職涯發展方向的選擇。 座談會一開始,先由所有與會同學逐一向校友進行自我介紹:簡述自身學經歷背景與參與座談會動機。在校友聽完同學們一輪的分享後,分別對每一位的自我介紹及簡歷進行指正,並指出若在面試儲備幹部的情況下,什麼樣的自我介紹才會吸引面試官的注意。 而校友們也談到,若要成為儲備幹部,瞭解金融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是必備技能,除具備前述基本技能外,還要有自己對於事物的一番見解,這樣的人選才是符合儲備幹部職位的需求。商研所同學們應該先確立自己未來的就職領域,充實與該職位相關的新知識,培養自主思考的能力,唯有先把自己準備好,才能把握機會展現自我。 主題一「金融產業生態與商研所同學如何在其中應用所學」由莊銘岳校友分享。銘岳校友介紹其所處的「行動支付與信用卡」部門與銀行消費者金融的產業現狀,並用「蘋果」一詞說明不同世代間的認知差異:「蘋果」從父執輩時代的奢侈品,變成人人可負擔的必需品,到數位時代又成為高科技產品。講者強調,無論是在何種產業,在做行銷工作時,須謹慎注意每個分群之間的各項大小差異。 主題二「金融產業儲備幹部MA一職工作內容與申請準備方向」由朱國維校友分享。國維校友同樣先簡短介紹了其所處的公股行庫與「法人金融」部門相關業務情形,並強調公股行庫與民營、外資企業最大的差異,在於其利潤來源的不同,因此在選擇職涯道路時,便要依據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去報考相對應的金融機構。 國維校友也談到了公營行庫MA的日常工作內容,具有許多十分有趣的細節,校友幽默風趣的講解也讓同學們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像是職場上的人際相處與溝通,無疑是能力之外也應重視的部分。 接下來,由林子堯校友分享在銀行數位金融部門的相關工作內容,以及目前金融市場以資訊為導向的趨勢,讓同學們學習開始思考對於未來銀行的模樣與存在價值,並從現在開始做好準備。校友更不停叮囑各位學弟妹,無論是想進到什麼產業,都必須要找到熱忱所在,並且全力以赴,對於未來職涯選擇還懵懵懂懂的同學們,無疑是最有力的一記當頭棒喝。 而王宜元校友則強調「人脈培養」尤其重要,「成功不是你贏過多少人,而是你幫助了多少人。」不論是目前和同學情感的經營,還是未來投入職場對於人際關係的溝通與處理,要努力讓別人認識自己,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在金融產業工作會有許多跨部門合作的機會,未來有機會和別人一起共事時,應該多去想自己可以在何處貢獻一己之力,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不但會學習到許多事情,別人也會對自己留下好印象。 藉由這場座談會,同學們深刻感受到校友們對後進的慷慨解惑,並親自體會在他們職場生涯多年中所習得的處世熱情與處事智慧,更從中看見金融產業箇中的酸甜苦辣。這次寶貴的經驗,將是同學們一生受用無盡的瑰寶。 商研所 宋元筑 我們的第一場商研所職涯分享座談會,在十二月十一日晚間正式揭開了序幕。回顧最初與畢業多年學長的相見,聆聽前輩的意見與接受指教,當時學長跟我們提及的一些很重要的概念,都在辦活動的過程中逐一浮現。 「你的目的是什麼?」、「你想要從這活動中得到什麼?」學長的話語清楚地浮現在腦海中。唯有不斷的追問自己、發掘答案,才能在籌備的過程中設想更多實際可能發生的情境,模擬出各種解套方法。
在這次籌辦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仍有許多需要學習之處,無論是做事情的嚴謹度、態度,或者方法,都還有需要修正的地方。同時,我覺得自己是個十分幸運的人,在籌備期間,受到許多人的幫助,所辦的助教們、畢業學長姊、碩二學長姐、同儕等等,透過大家的意見回饋,讓我不斷地去思考「這樣做是對的嗎?」、「有沒有更聰明的作法呢?」、「如果我是對方,我會希望看到什麼樣的內容?」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學到最重要的兩件事是: 1.分清楚對象與情境:在寫信或者與他人溝通之前,先搞清楚你的對象與情境,避免表達出不適當或者言不及義的內容。 2.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 :在寫信告知訊息或說服他人時,要以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如果我是XXX,當我看到這封信時(當我聽到這個訊息時),我會怎麼想?」在這方面的訓練,我由衷感謝碩二的鄭守柔學長,透過他的教導,讓我比較清楚地瞭解該如何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撰寫信件內容。 而在本次的金融產業職涯分享講座中,畢業學長姊們也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訊給學弟妹們,作為我們未來選擇工作時的一個重要依據。 |
|
由懷抱憧憬到實際面的規劃 商研所 劉宥妊 |
第二場職涯說明會舉辦於2015年12月12日早上,主題是管理顧問業,在這場座談會我們有幸邀請R94級何軒榕學長及R94級陳宏奇學長回來商研所,分享其在管顧業工作的經驗。軒榕學長畢業後於花旗銀行擔任MA,大約兩年之後進入BCG工作;宏奇學長畢業後則先在IBM擔任顧問,並於五年後轉戰產業,現任於特力集團。兩位學長的經歷正好分別是產業轉職顧問業及顧問業轉職產業,因此讓這場座談會的討論充滿話題性。
宏奇學長則建議我們把握在商研所期間學習的機會,把所學的理論模型在課堂報告中應用,就可以是一個很好的邏輯與表達訓練,而面試當下遇到案子時,能把各個不同課堂間所學到模型做整合性的分析而得到完整的結論,就可以有不錯的表現。
最後,軒榕學長與宏奇學長分別分享身處顧問業的職涯規劃及個人特質適配,並談到台灣顧問業的環境。即使目前顧問在台灣企業中所得到的預算相對少,但對於剛畢業的學弟妹來說,新進人員的職缺還是一直都有,惟競爭會比較激烈,因此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準備好,一有機會就要能夠把握。 這次座談會非常感謝宏奇學長與軒榕學長非常熱心的回答大家的提問,讓我們可以在這次職涯座談會中,更深入了解台灣管理顧問業的環境,讓我們從對管理顧問業懷抱憧憬,到進一步能有更實際面的規劃與考量。 |
|
工管系 陳宣羽 |
|
|
專題 重要活動照片 | |
|
|
|
20160106 賴聰乾教授退休餐會合照2
|
|
20151224 組織策略組學術演講Leigh Anne Liu教授
|
20151218 作管組學術演講:Chieng-Ming Chen教授
|
|
|
20151203 慶功宴-大隊接力破紀錄-郭院長頒獎
|
|
20151125 台南一中招生說明會-蔣明晃老師
|
| ||
專題 活動預告 |
||
|
||
|